美文网首页简诗想法
我们都在向死而生的活着

我们都在向死而生的活着

作者: 蒹穗 | 来源:发表于2025-05-17 09:07 被阅读0次

今年5月都过了大半。5月8日邓丽君逝世30周年;5月14日翁美玲逝世40周年。时间过的可真快,这些童年时代喜欢的女神,居然离开人间这么久了。

我今年42岁,邓丽君42岁就去世了。今年48岁的大S,41岁的方大同也去世了。才发现人真不是等到老了才会死,人是随时都可能死掉。不知道遇到什么意外和天灾人祸,年轻的生命就会戛然而止了。

人和人之间真不能比较。这些名人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们来到人世间早已享受到了名和利,繁华和富贵。他们虽然离去了,但人间留下了他们的浓墨色彩和痕迹,他们离开人间也值得了。或许他们的生命长度不够长,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早已达到了。想想我们普通人的四十来岁,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两头都没顾全,什么名和利也没有。这样的人生如果突然死掉了,真的就和死了只蚂蚁,小猫小狗一样毫无区别。

很喜欢《与自己和解》里的一段话:

“不必站在50岁的年龄,悔恨30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18岁的爱情。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如果重来一次的话,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人总会慢慢长大的,在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好眼下的事情吧。

哪怕只是好好吃早餐,按时睡觉,锻炼身体,把每一个时刻用开心充实填满,这样一来即使还没有成为很了不起的人也是一种成长。”

世界上有两种人很难获得长久而稳定的幸福感:一种人活在过去的悔恨中,另一种人则活在未来的担忧里。

一旦事情的结果未能如愿,我们便第一时间悔不当初,觉得如果当时选另一条路就好了,如果当初不这样做就好了。

于是,我们常常后悔,没有抓住18岁的爱情,没有努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错过了美好前程……

可是名人看表面拥有了那么多,突然的英年早逝,他们就没有遗憾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哪个人会十全十美没有遗憾的活着,就连死亡也是被动的,独善其身的真是少之又少。

人生不过三万天,就如同一根三万颗的珍珠项链。每过一天项链就会减少一颗珍珠。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掉,有寿命期限的,却不知道到底哪一天是自己的死期?即便这样我们都还要好好的活着,向死而生的活着。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好好把握现在,开心快乐,幸福安康的活着,过好自己在人世间的每一天。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活着》,向死而生。

  • 《活着》---向死而生

    上一次看余华的《活着》是在暑假返校的火车上,燥热的绿皮车,乌泱泱的坐着站着满满都是人。 我坐在靠着车窗的位置,千篇...

  • 活着:向死而生

    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当中,余华的《活着》对我的影响最为深远,使我在漫漫人生路上觅得了自己的目的,知晓了自己因何而生、...

  • 《活着》:向死而生

    第一次听到“向死而生”这个词时,内心是有些触动的,那天看到对“向死而生”这四个字的解说,我想用它来表达余华笔下的《...

  • 向死而生 ---《活着》

    一直都觉得人生就是否极泰来。既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生坎坷,每个人都会迎来开满鲜花的好日子。有静谧的夜,有平...

  • 《活着》,向死而生

    以前总听身边推荐《活着》这部作品的人说着对它同一个平价:压抑,太压抑了。 记得大一下学期,国学老师说的那个平价这不...

  • 【活着】向死而生

    我记得有句话叫做:向死而生。 特地去谷歌了一下 上面是这是地球人口总数以及出生和死亡人数的GIF图,从2018.1...

  • 向死而生—《活着》

    《活着》这本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高三的一个夜晚,一口气看到凌晨两点。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抹着眼泪,因为怕打扰室友休...

  • 向死而生的活着

    今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我突然接到朋友d的一条信息,吓得我手机差点掉到地上。她说,她想死,告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她的微...

  • 向死而生的活着

    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一边是餐,一边是匕首。死这个字本身就是这样,一半为活着而汲取生命必须的营养,一边又要时刻面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在向死而生的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mg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