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冬

作者: 林智宏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2:13 被阅读0次

                  窝冬(一)

      在那个逐渐远去的年代,乡亲们称寒冬腊月为窝冬。

    一夜西北风刮来,早上打开屋门,满院的落叶。散落在院心的一些叶子随风在地上旋转着。屋脊的烟囱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的跳来跳去,羽毛在微微地颤抖着。从院子上空横穿而过的电线,在风吹之下左右的摆动,偶尔发出了呜呜的声音———北方农村的冬天就这样如期而至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冬天,是特别寒冷的。于是,在初冬的时候,人们就早早的为窝冬的生活做着准备了。

      取暖,是农村人的第一要务。那时候还没有蜂窝煤或者是散煤炉子。人们取暖唯一的方式就是把土炕烧的暖烘烘的,然后一家人吃过饭之后,就坐在炕头的被窝里聊天。邻里来串门,主家也是赶紧腾出一块热被窝,请他上炕来坐。那样的情景也正是应了那句古老的形容话: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故乡没有山,也就没有柴砍,冬天取暖的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棉花柴。当生产队最后一遍棉花采摘之后,便把棉花柴按照各家各户的炉子门数量分了下去。所谓的炉子门,就是家里有几代人,就算几个炉子门。这些分下去的棉花柴是需要自己去拔的。那时候各家都有专用的拔棉花柴的钩子或者是抬杆。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跟着爷爷拔过两三年棉花柴。那是一个体力活,手臂没有劲握不紧钩子把,手上就会磨出了血泡。棉花柴每天拔多少,还得一架子车,一架子车地拉回来,否则放在地里就有可能被别人偷走。这些棉花柴摞在院子里向阳的地方,让它慢慢的晒干和风干着。要不然等烧炕的时候会因为潮湿而浓烟滚滚,让人呛的直打咳嗽泪流满面。

    取暖的第二个资源就是柿子叶。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柿子村。老祖先给乡亲们留下了成片成行的柿子林。每年霜降之后,随着一两场西北风,地里到处都是柿子叶。勤劳的人们就开始搂柿子叶了。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冬天不耐寒,总想把土炕烧的一天到晚暖烘烘的。所以每当柿子叶落下来之后,他们就推着小平车,带着揽莝或是大布包,到地里搂柿子叶了。当平地里的柿子叶搂完之后,他们又寻找壕沟地方,搂那些被风吹的此处的柿子叶。七十年代中期,我在上初中。每到冬季的星期天的中午,奶奶都会带着我去搂柿子叶。尽管我很不乐意去,但是仍然扭不过她,只得一边嘟囔着,一边则乖乖的跟着她去了。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忘不了寒风中奶奶那凌乱的白发 ,和弓腰驼背使劲用耙子搂柿子叶场面。也对当年那温暖的土炕上,我趴在烘热的被子窝里,写作业的情景记忆犹新。

(待续)

相关文章

  • 窝冬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到今天,已经一个来月没有看见太阳了。大雪后就一直阴雨连绵,天气还特冷。 今年,因企业搬迁,从去年...

  • 窝冬

    这几日虽有风,但阳光温煦。没有冬天的冷清,只是地上满是落叶,大多数是桐树叶,一片片贴着大地。每日看去,树上的叶子怎...

  • 窝冬

    窝冬(一) 在那个逐渐远去的年代,乡亲们称寒冬腊月为窝冬。 一夜西北风刮来,早上...

  • 018:窝冬

    动物要冬眠,人也要窝冬。 家乡的冬天特别漫长。过了八月节,天气渐渐寒凉起来,清晨远望,秋收过后枯黄光秃荒凉的田野覆...

  • 窝冬(三)

    窝冬(三) 窝冬的时候,乡亲们餐桌上的菜是黄白萝卜当家,腌韭菜为辅。那个年代没有大棚,自然...

  • 窝冬与冬贮

    中午阳光正好,有着微寒的风也被这光线被中和了。去对面小区门口吃饭,看院落里晾晒着各式花色的床单被罩,也点缀了冬日这...

  • 窝冬阅读季

    寒冬来了,给自己充点能量 关于移动设计: 移动交互设计精髓 Android应用UI设计模式 触动人心 - 设计优秀...

  • 冬天日常

    冬天的日常就是窝冬泡脚吃火锅。 窝冬其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外面寒风凛冽,窝在被窝里,刷个手机追个剧,或是看看书,...

  • 风口已过,瘦身窝冬

    2018 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控加码,房企各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多家房企先后被曝出裁员。裁员...

  • 诗二首

    1窝冬 外出多烦恼, 蜗居览群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窝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k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