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早晨型人”能做到的奇迹工作法——你能如此高效率地工作吗?
思考四:乘坐始发电车的好处有哪些?
乘坐始发电车,好处颇多:
1、车辆很空:首先百分之百有座位。在满员电车中,有个座位就等于有了一切。
2、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坐下来,就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幸福地小睡片刻,也可以打开报纸阅读,还可以确认当天的工作安排。还有个做法比较另类,比如撰写书稿。实际上,中岛先生的处女作就是20多岁时在早晨通勤车中完稿的。在他的回忆里,那时的车厢就像是惬意的书房一样,这种感受是在满员电车中无法体会到的。
3、阅读车厢内吊环拉手广告。
4、不会感到疲累。相比之下,在满员电车中不仅要耗费体力,而且百分之百的不悦指数也会让人压力山大。还没开始一天的工作就已经败下阵来了。
5、西装也不会褶皱,白衬衫不会被汗水浸湿,也不用担心被蹭上口红的印迹。
花同样价格的车票,乘坐始发电车和满员电车的待遇却天壤之别,一边是高铁头等车厢,另一边则是犯人押送专列,中岛先生在书中用这样生动的比喻,任谁都不难明白究竟哪个更胜一筹。而且,这种天壤之别的选择权就掌握在乘客、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手中。这么想来,真是太富有戏剧性了。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作者直截了当的指出问题所在,就是因为懒人太多了。其实,不用看作者的分析,只要我们自己扪心自问:“为什么不早起10分钟呢?”“因为实在不想起床,因为想赖床,因为我很懒……”作者在书中也非常犀利地指出了大部分懒惰者的心态,那就是——“有的人是只要早起10分钟就能有座位但偏偏不能早起这10分钟;有的人是我知道挤车很累,但是没有办法;有的人认为以前的模式没有必要改变;有的人只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轻松制胜,但却不愿意尝试。”连早起10分钟都不愿意尝试,宁可让自己一直处于混沌不堪的状态,就这么将就着过此一生,试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所以我们只有开始去尝试,才能越来越好,先不追求结果好坏,而应该立马投入行动,踏出尝试改变的第一步,从简单的事情入手,从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开始,第一天提前早起10分钟,以后再逐步调整,总有一天,当自己还没有觉察时,生物钟已经在清晨6点自动开启了。到那个时候,我们会不禁感叹,原来早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嘛!
也许,抛开懒惰的因素,还有一些人始终会认为早起将导致睡眠不足。其实,这仍是他们给自己不愿意早起找的借口,他们认为:如果早起,就会缺乏睡眠、头脑不清,从而不但不会高效率工作,反而会使工作成果大打折扣,与其这样,还不如睡个懒觉,将缺失的睡眠补回来。作者认为,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逻辑破绽,核心在于没有考虑到晚上入睡的时间。准确来说,应该是:“1、半夜不睡;2、而且起得又早;3、所以从结果上看属于睡眠不足”。所以,既然明白了原因,就不难对症解决。“只需前一天晚上提前1小时入睡即可。如果实现起来仍有困难,还可以在车厢内小睡1小时。这样不就可以弥补了吗?”其实我正是用这种方法补足睡眠的。因为家里离单位的路途较远,需要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且即使我晚上提前睡觉,但每次晨起时仍有很大的起床气。所以我每天早早出门一坐上公交车就开启了浅睡模式,这虽然不会像躺在床上那样睡的特别香,但已经足够让我保持更为清醒和专注的状态去工作了。
总而言之,要尝试早起,就需要认真坚持践行,而不要犹犹豫豫,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只有尝试做了之后,才会真心感觉到早起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