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这样认为,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管理的料,而自己却望尘莫及?董明珠也曾是流水线女工,如今却执掌千亿企业。
她坦言:自己并非天赋异禀,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信仰、一份责任、一份热爱。
管理不是天赋,而是选择。不是天分决定高度,而是态度决定出路。
️一、敢于承担,是管理者的第一素养
管理者不只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份责任。董明珠强调:一把手必须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规则、打破陋习——“不破则不立”。
但承担责任,不是独断专行。真正的高阶管理者,永远站在三个视角思考问题:老板的角度、员工的角度、客户的角度。当你真正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问题,管理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却忽略了:人只愿追随真正关心自己利益的人。董明珠说:让员工赚到钱、有发展、被尊重,他们才会心甘情愿追随你。严格不等于严苛,敬畏不等于恐惧——这是她带团队的底层逻辑。
️二、识人用人:远离“和珅式”员工
很多企业里,总有人擅长“向上管理”,把领导伺候得舒舒服服,却对业绩贡献有限。董明珠坚决不用这样的人。
她的用人观极为清醒:
- 不看忠诚度,看贡献度
- 不重态度,重结果
- 不论关系,论成绩
她拒绝给亲戚开绿灯,坚持公是公、私是私。一个健康的企业,必须让实干者有其位、有其名、有其利。
️ 三、把员工当亲人,但不是“宠亲人”
董明珠认为:真正对员工好,是助他成长、指出他的错误。格力不仅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更为员工设置双重养老保障——社保之外,再加一份企业退休金。
爱不是纵容,是助人成事;严不是苛责,是不辜负每一份努力。
️ 四、制度大于人情,规则高于职位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人服人。只要依赖“人治”,就难以避免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风险。
董明珠在格力推行“包拯式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职位再高也不能例外。只有规则透明、执行公正,企业才能走远。
️五、别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搅在一起
金钱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董明珠强调:一旦收受回扣、接受贿赂,就失去了独立决策的底气。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守住底线,才能挺直腰板做管理。
️ 六、清醒认知: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
“勤奋很重要,但平台更重要。”这是董明珠给所有管理者的忠告。
很多人做出一点成绩,就以为是自己的能力使然,却忽略了:是平台给了你资源、团队、品牌与支持。离开这些,再强的人也容易“水土不服”。
别高估自己,别低估平台。真正的智慧,是在对的平台上持续深耕。
董明珠不是什么“神”,她只是做到了很多管理者知道、却不敢做的事:
敢担当、敢用人、敢立规、敢拒绝、敢真实。
从格力到任何一个行业,优秀的管理理念总是相通的:
用承担换取信任,用制度保障公平,用赋能代替控制,用初心引领方向。
现在,请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是在培养依赖我的团队,还是在打造能独当一面的事业合伙人?
2. 我是在用个人权威管理,还是在用系统与制度保障组织公正?
3. 我是把平台能力视为个人资本,还是用平台资源赋能更多伙伴?
从今天起,做一个“懂赋能、会带队、敢放手”的管理者:不神话个人,只夯实系统;不追求虚名,只创造实绩。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