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能帮人时别袖手
能暖心时别沉默
今日你为他人撑伞
明日自有人为你挡风
这人间或许不完美
但总有人偷偷温暖着你
我们都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
悄悄为对方留着一盏温柔的灯
人间的暖总是藏在最平凡的缝隙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楼下的修鞋摊摆了十五年,老李的手总沾着黑油,却能把磨破的鞋边缝得比新的还结实。有回晚归,见他蹲在路灯下,给一个学生模样的姑娘补书包带,没收钱,只说"念书的孩子,书包得结实"。姑娘走时塞给他一个苹果,他摆摆手,却在转身时把苹果擦得锃亮,放进孙女的饭盒里。
春日的雨总来得猝不及防。前几日在公交站避雨,卖花的阿婆把油纸伞往我这边挪了半尺。伞骨上的漆掉了大半,伞面却干净,她说这是早年间老伴儿亲手做的。雨停时我要买她的玫瑰,她却拣了支带着露珠的小雏菊,"这个配你今天的裙子,更嫩"。
想起汪曾祺先生写过,有个和尚在西湖边摆摊修伞,修到暮色四合,就收起摊子去楼外楼,要一碟醋鱼,温一壶花雕,慢慢喝到月亮上来。那时不懂,如今才觉,这修的哪里是伞,是把人间的风雨,都缝进了烟火里。
去年冬天,小区保安老张在雪夜里背回一位摔倒的老人。后来才知道,他那天本可以提前下班给孙子过生日,却守着监控看了三个小时,直到确认老人的家人赶过来。有人说他傻,他只嘿嘿笑:"谁还没个老的时候。"
晨起去巷口买豆浆,老板娘总多给半勺糖。我说不爱太甜,她眼睛弯成月牙:"昨天看你皱眉,甜的能解愁。"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疲惫,早被陌生人悄悄收进了眼底。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写:"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在琐碎日常里,给别人留一份余地。"就像老北京胡同里的路灯,总比别处亮得晚些,不是忘了关,是怕晚归的人摸黑。
傍晚的菜市场最是热闹。卖土豆的大叔帮拎不动菜的阿姨叫车,炸油条的夫妇给乞讨的老人递热乎的豆浆,穿校服的孩子踮着脚帮邻居奶奶够高处的酱油。这些细碎的暖,像屋檐下的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凑成了人间最实在的温度。
其实我们都在赶路,有时是撑伞的人,有时是躲雨的人。那些不经意间递出的善意,会在时光里慢慢发酵,某天回头看,早已长成遮风挡雨的模样。就像草木会记得春风,我们也会记得,这人间曾有过的,那些温柔的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