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德厚

作者: 游荔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1-11 08:52 被阅读0次

知德厚

莆田有中庸理学的传统,喜欢读书。万卷读书馀旧习,百年种德待成功。学,禄在其中矣,读书也是有趣的。无穷物象相吞吐,妙趣谁知在不言。莆田人喜欢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也喜欢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喜欢抽象,喜欢逻辑。莆田人的知识经验,还有许多家庭重视教育、重视才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诸多原因,使莆田人创造了妈祖文化。

莆田生存条件并不优厚,大多数人家秉承“唯有读书高”。而妈祖文化源于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莆田人在长期的苦难中,背井离乡,流散于各地,顽强地依靠自己的努力,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其他的文化精华。读书,做木头,搞医药,干金银,其实都是在吃苦。在吃苦中“解决问题”,就是妈祖文化。

莆田人的创造力,源于中庸式的社会文化生态。闲得林园栽树法,喜闻儿侄读书声。许多莆田家庭,大量地汲取文化养料,这样就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科举时代,莆田进士多,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养料,哪里来,吃苦。莆田人重视教育,善于理论思考,长年为生存而努力,为繁衍而斗争,在挣扎求存中建立竞争力。

竞争力,就是实力。实力,哪里来,吃苦。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吃苦,是莆田人实践他们的信仰,竭力认识妈祖的途径,因而,让莆田人能以探究世界为终生的事业。君欲学诗须学古,不应读此向窗前。莆田文学源于发达的科举教育,科举为莆田教育的发展,探索了模式和智慧。莆田的妈祖文化认为,学习,是老天爷赋予人的权利和义务。

莆田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并且是智慧。读君诗一转,全似到吾家。妈祖文化、莆田教育、散文文学,融为一体。学习必须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真正的知识是甜蜜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从小就树立一种理想主义人格;学习的本质是挖掘人的思考潜力。妈祖文学,也是有内涵的东西。莆田文学家,在妈祖文化中,演绎出浓厚的中庸意识。

妈祖文化的创作中,也表现出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基。妈祖文学受到了多种文学传统的影响,能够海纳百川。新妈祖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包括自嘲。莆田人认为幽默感是一方良药,是理性主义的最好体现。采取幽默的方式看待自身,就是在用别人的视角看待自身。嘲笑自己,也是在用别人的方式看待自己。那样,更容易有自知之明。

世上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莆田文学丰富多彩,具多样性。由于妈祖文化是个大熔炉,汇入不同文化背景,文学上表现出一种多样性。新妈祖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理性的中庸的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组成的。学,禄在其中矣。

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但见谦谦卑自牧,不为赫赫急人知。做简单的人,过简单的生活,不是容易事,要谦虚、吃苦、思考、宽厚,这就是妈祖文化。人特诵谦光,我独知德厚。勤奋读书,就是谦虚。

相关文章

  • 知德厚

    知德厚 莆田有中庸理学的传统,喜欢读书。万卷读书馀旧习,百年种德待成功。学,禄在其中矣,读书也是有趣的。无穷物象相...

  • 厚德载物

    人知厚德以载物,无德无物; 德厚人从,德散人不从。 何德为厚?自在其中心理明,凡事为他先,后我德已厚。 今人不识德...

  • 知和与知常-课堂笔记第55章前26分钟

    知和与知常:“轻生”才是厚德不老 -课堂笔记第55章 经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 ...

  • 厚   德   正  身

    厚 施薄望不求报, 德 配天地言修心, 正 己守道仁义礼, 身 体力行士必端!

  • 德厚载物

    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懂得说话慢半拍,话出口前多思考,给别人留有余地。...

  • 德厚者旺

    曾国藩一生中,最崇尚“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忌巧”为首,即做人要厚道,切勿投机取巧。 他不收受...

  • 空海浪花(3则)

    1 《易》曰: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何以载德?曰:厚道载德。 厚道载德,何以载道?曰:厚众载道。 厚众载道,何以载...

  • 试论德才业

    德才厚,事业兴。易经云,厚德载物,诚然也。唯德厚才高,方可成就大业。 古之周文王,因德厚而成一代名...

  • 韓非子 顯學

    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 2021-10-18

    德厚财旺 志远业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德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kb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