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看见孩子》与自我和解,与他人边界共处 有感

读《看见孩子》与自我和解,与他人边界共处 有感

作者: 亦馨jy | 来源:发表于2025-08-28 20:48 被阅读0次

一、直面情绪:逃避是枷锁,接纳是密钥

《看见孩子》中“逃避感受无法解决问题”的观点,精准戳中了多数人面对负面情绪的本能反应。越想逃离痛苦,痛苦越会如影随形,这恰是情绪的“反向强化”——你越是抗拒,它越会占据注意力。

而书中给出的情绪调节“秘方”,实则是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

- 察觉:停下逃避的脚步,清晰地识别并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我现在感到焦虑”“我此刻很委屈”,这是与情绪对话的第一步。

- 理解:尊重每一种感受的存在,承认它们不是“欺骗”,而是内心的真实信号。告诉自己“因为期待落空,我产生失望是正常的”,让情绪获得合理的“存在理由”。

- 接纳:允许情绪自然流动,但不被情绪主导行为。接纳自己的愤怒,却选择平和表达;接纳自己的懊恼,仍保持对他人的温柔,这才是接纳的真正意义。

二、坚守自我:在满足需求与尊重他人间找平衡

书中关于“满足自我需求”的论述,打破了许多人“把他人痛苦归为己责”的认知误区。生活中,我们常因他人的不便或不悦,轻易收回自己的诉求——怕伴侣麻烦,放弃想要的陪伴;怕朋友不满,妥协自己的计划,最终在“委屈自己”中逐渐迷失。

但事实上,我们没有责任为他人的快乐兜底,他人也无需无条件附和我们的主张。真正健康的关系,需要的是“合作”而非“讨好”。书中的“网球场比喻”格外贴切:我们站在球场的一端,有自己的需求与选择;他人站在另一端,有自己的感受与诉求。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选择,是“他那边的事”,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无需为他人的情绪“买单”。

所以,当满足自我需求与他人感受冲突时,要学会告诉自己:“坚持自我时,他人可以不高兴,但这既不代表他们不好,也不能阻止我守护自己的需求。”容忍他人暂时的不适,而非放弃自己的需求,这才是对自我的负责,也是对关系的坦诚。

相关文章

  • 提升情商2020-04-27

    与自已和解,与敌对的世界和解。与他人和周围的万事万物和谐共处。尽人力,知天命。不执着,(不妄念),不着急,不害怕。...

  • 海街日记

    和解。与他人和解、与家人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得到和解、与失去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现在、未来和解;与现实和解、与虚幻...

  • 你知道边界意识的前世今生吗?

    什么是边界意识呢? 边界意识是指一个人只有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边界,不因过度的自我去侵犯他人,也不因他人的...

  • 今日读书笔记

    SFBT看重与问题共处时的自我照顾。 咨询师与当事人探讨,他们在危机发生后是 如何与问题共处及共处时的自我照顾,使...

  • 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一生, 都是和自我的和解之路。 与身体和解, 与过去和解, 与未来和解, 与情绪和解, 不管有没有放下执着, 最...

  • NVC之Day46-感恩和共赢

    今天继续共读《底层逻辑》,几个小节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和与他人共处的有触动: 1、不要弄丢“土拨鼠”,在职业转型路上...

  • 无限可能——十日行动(5)思考你的目的

    目的,是与他人的关系,是想与这个世界分享的东西。 我:想与这个世界分享如何突破自我限制,与自己和解,接纳和允许自己...

  • 读书笔记04

    随笔:关于对灵魂与自由的自我反省--读《与魔鬼交易的孩子》有感 四个放弃了自己灵魂的孩子,在最迷惑的年纪接受...

  • 读《爱与和解》有感

    这是我最快速度看完的一本书,由此可见,此书是多么的吸引我啊!要如何爱?如何能幸福成功?是否有什么法则可以依循?这就...

  • 读《与自己和解》有感

    看封面,知道这是一本禅修书。 那什么是禅修呢?很多人说到禅修,可能想到的是佛学,觉得这个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看见孩子》与自我和解,与他人边界共处 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ne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