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不必过多解释(转载)

不必过多解释(转载)

作者: 求阙者 | 来源:发表于2025-04-23 22:07 被阅读0次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们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想要向他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为什么换工作、为什么穿这件衣服、为什么拒绝对方的请求,等等,仿佛只有解释了才能让决定显得合理。

解释很多时候是善意的表现:不想造成误会,渴望得到理解,厘清基本事实……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但过度向别人解释自己的选择、解释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证明自我”的漩涡。当我们企图通过详尽的说明来赢得对方的认可或理解时,有时会篡改选择的初心,我们会被对方带着跑,表达的重点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变成“我解释这个决定”,这是一种很大的、且常常是无用的消耗。

很多时候,过度解释容易给人留下讨好、不够坚定、容易拿捏的感觉,从而在人际交往时削弱自己的气场,变得弱势。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在比较重要的场合,或是面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很多的人时,如果表现不是太好,常常会不自觉地主动解释一句,“不好意思,我太紧张了”,这种解释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反而像是一种主动的自我矮化,与解释相比,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更加重要。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决定,都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其他人既不帮我们决策,也不为我们承担后果,而那些真正支持你的人不需要你去解释。既然如此,无关的人怎么想又有什么重要的呢?“你为什么这么做”并不重要,“这是我的选择”才重要,这是我们主体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变得自信强大的重要一步。

当然,我们说“不过度解释”,是希望你不要陷入“自证怪圈”或在自我辩护中消耗过多精力、牺牲自我认同,而不是说就拒绝沟通、拒绝交流了。在工作中,基于事实的有效解释可以消除误会、维护边界,更好地完成社会协同,减少合作摩擦;在生活里,必要的解释、坦诚的告知、及时的澄清都可以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建立更深的信任。

解释这件事是需要区分对象和场合的,面对那些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选择坦诚以待;如果是些泛泛之交,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投入精力;而如果是一些恶意评判者,则一定要减少纠缠,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能量。

每当你急迫地想要解释自己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Ta是我的谁?我真的需要向Ta解释吗?”

过多的解释本质上还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现在常说“课题分离”,“别人是如何解读我的”是别人的课题,不需要你来承担。而我们自己的课题呢?也许就是,坚定地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相关文章

  • 不必过多解释

    当你被身边人误会时,解释一次就够了,当如果他不愿再相信你,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懂你的人,自然会知道你原本的模样。与...

  • 不必过多解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很多不实传闻加给你时,你总迫不及待想去解释,但…百口莫辩 以前,若是我听到一些...

  • 做人,不必过多解释

    被人误解了, 不说,是一种大度, 事情的对错, 时间会给最好的答案。 被人伤害了, 不说,是一种善良, 感情的冷暖...

  • 不必解释

    ①如何用文章普度众生 光明法师:“周老师,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呢?我真想写出好文章,度化更多众生。” 周老师:“文章要...

  • 不必解释

    我们都不清楚别人的内心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或是嫉妒或是羡慕或是怨恨或是其他无法了解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只有在日...

  • 不必解释

    过多的解释无任何意义,狭隘的人不会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反而认为就是负面的影响,任何人做事都一定的原则和认知...

  • 不必解释

    人与人相处,太多的美好,可一个细节的不注意,就有可能完全破坏。这个细节有可能是感觉别人的语气不好,或者感觉别人是命...

  • 反思:沟通的必要性

    及时沟通,不搁置争议。 落实环节不要繁琐。简单直接。 通知的时间要恰到好处,不增加不必要理解。 解释过多适得其反。...

  • 不要过多解释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别人对你的的一些行为进行评判并适当给出一些建议,当然不是批评那种,或者有一些人对你持续做...

  • 乏味的爱情不要也罢

    经过好多天的深思熟虑,我决定结束五年多的感情。 “分手”二字终于说出了口,竟然觉得很释怀,我不必过多解释,你也不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必过多解释(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ug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