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成•写作•习惯
平地“秦腔”一勾勾

平地“秦腔”一勾勾

作者: 胖桐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23:44 被阅读20次

        今天写一篇综述,主题为“地方戏曲一勾勾在当代的传承”。一勾勾是流传于鲁西北德州、聊城等地以及河北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因其唱腔刚劲有力、摄人心魄,故当地人称其“平原地的秦腔,牵着牛也能吼”。说起一勾勾也算是家乡的地方小戏了,但是在德州本地却鲜有人知晓这个独具特色的小戏,尤其是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年轻人,研究一勾勾在当代的传承无论是对一勾勾还是对其它各地的地方小戏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经查阅,该主题的文献资料一共有3篇,其中硕士论文1篇,期刊文章2篇。今天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两篇文章。

        张晓雪的硕士论文《非遗视野中的民间戏曲“一勾勾”》这篇文章主要站在非遗的角度论述该主题。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一勾勾的历史背景讲起,包括其所属文化区以及发展历史上的兴衰过程,详细的分析了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兴衰原因。第二部分对一勾勾的音乐本体进行了研究,从其唱腔到伴奏再到演唱与伴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勾勾音乐的整体特点。第三部分论述了有关一勾勾传承人以及发展现状,作者调查了现在主要的传承人群体,包括人员构成、艺人出路、经费来源等,试图分析一勾勾在当今社会逐渐衰落的原因。最后的一部分作者就自己之前的研究提出保护继承一勾勾的建议措施以及非遗带给一勾勾的突出问题,作者指出,当今一勾勾艺人较为分散且普遍年龄较高,一方面应该积极组织老艺人们深入理论研究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后辈提供可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勾勾剧团,由老艺人带头,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促进一勾勾的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遗工作的展开的确对一勾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发展传承一勾勾的同时,究竟是应该保留传统还是改革创新,是需要传承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李德敬老师的《对一勾勾戏在当下传承方式的探索与反思》这篇文章总的来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详细论述了一勾勾历史上的传承方式,即民间传承与专业传承,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一勾勾戏新的传承方式——学校传承。学校传承正是该文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我国学校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学校教育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学校教育更容易使学生迅速了解一勾勾,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小的传承人。不过,作者也指出了学校传承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作为土生土长的临邑人,作者表达了对一勾勾戏未来的美好期望。

       从一勾勾戏在当今社会的艰难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仍任重而道远,传承道路上究竟是保留传统原汁原味,还是跟随时代步伐大胆改革创新是众多研究者、传承者所面临的大难题。


[1]张晓雪.非遗视野中的民间戏曲“一勾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2]李德敬.对一勾勾戏在当下传承方式的探索与反思[J].德州学院学报,2016(5):94-100.

相关文章

  • 平地“秦腔”一勾勾

    今天写一篇综述,主题为“地方戏曲一勾勾在当代的传承”。一勾勾是流传于鲁西北德州、聊城等地以及河北部分地区的...

  • 勾勾

    临睡前看到日记,才发现你周日凌晨一点入睡的原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种种记忆完全涌上心头,与星座运势一起折腾着。 7...

  • 秦腔 秦腔

    多年没有唱过秦腔了,看到朋友在唱,试着唱了一段,挣了个半死,难怪听人说南方人有人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再哭,再哭就给...

  • 拉勾勾

    下次见面,不管不顾,来个拥抱。

  • 秦腔——访谈任进稳老师有感

    文/我妈妈 秦是秦腔的根 腔是秦腔的本 八百里秦川 每一户朴素人家 哪一个不曾吼过秦腔 秦腔如泣如诉 忽而高亢 忽...

  • 秦腔

    秦腔

  • 散文\二姑

    秦腔高亢响亮、震撼人心,秦川大地辽阔、厚重悠长。秦腔的文化源远流长,然而我的二姑,就是一位唱秦腔为生的平凡女人...

  • 秦腔

    秦腔,别称“梆子腔”,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

  • 平地

    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是读书,而不是找另一个同样不稳定的人交流。你以为对方能共情你,实际对方向吞了你。你早晚会知道浪费时...

  • 秦腔,岂止是秦腔?

    很不幸,周末晚上的回家又遇小区有老者仙逝。夏日的午后,风是很吝啬的,更别说别人家的冷气,怎会随意弥漫酷热的傍晚?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地“秦腔”一勾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rl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