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发展病理学笔记3》

《发展病理学笔记3》

作者: 涓涓细流_7589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16:18 被阅读0次

董伟娟坚持分享2299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341(2023.12.21星期四)

    对于一般精神分析学家特别关注的病理症状,安娜弗洛伊德坚决反对用现象学(格式塔理论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现象学的提出者是胡塞尔,海德格尔是他的助手。现象学更多的关注“此时此刻的呈现”)的观点去考察,而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辨别潜在的障碍(现象学更多可能是观察症状,就症状来解决症状,症状是一个现象。而“发展的角度”是什么呢?是不过于看重症状,而是解决症状背后的、发展方面的滞留与固着。)她认为儿童分析学家应该能够理解表面和深层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明显类似的表面症状中区分出不同的深层含义(亦即看到孩子的某个行为,你能从多么深的纬度把它展开。能够从表面行为的背后去解决。比如,一个孩子的“吃手”-行为-所能展开的深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说厌学、手机成瘾,对咨询师来说,它都存在一个展开深度的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如,经典精分视角、发展视角、其他视角等,这样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就有足够广的视野,这恰如对一个症状背后的东西的一个立体扫描,你反而能够更容易观察到来访者的病灶是什么,然后有利于指导我们更精准地共情到对方的那个点)她根据症状的潜在意义讨论了如下几类症状:

(1)躯体和精神过程的不分化。婴儿期正常的躯体-精神统一体应随着发展过程逐渐分化,所以早期对情绪体验的躯体反应是正常的,但心理的表达途径一旦建立,身体的表达就应逐渐减少。(心里表达途径一上来最主要的是语言,一旦一个孩子能用语言表达他的痛苦,那他用身体表达的频次就会极大下降。一个孩子一般2岁左右就开始会用语言表达。如果一个孩子一去上学就肚子痛、出虚汗、莫名其妙地浑身颤抖,甚至发烧等躯体表现,大概会判断她可能有两岁以前的功课,即所谓的前语言期的功课未完成,那就要去考察早期依恋关系如果心理-身体通道依然大开,就有可能导致心身疾病,如哮喘、湿疹、溃疡性大肠炎和周期性偏头痛。身体上30多种疾病都是心因性造成的,都和心理发展的固着或情绪或依恋关系有关。(心理和躯体分化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是语言习得。)

(2)本我-自我妥协。歇斯底里的、强迫的和恐惧的神经症状只在已获得一定程度结构化的人格中发生。(如果神经症必须要有一个对象的话,可以想想:谁得神经症?自我、本我、超我谁会得病呢?总有一个结构来表达失衡。一般理解为自我。安娜是把自我抬高到一个主人格的位置上)

(3)本我侵入自我。表明自我和本我之间不充足的发展。可能导致思维、语言和幻想障碍或者违法犯罪行为。(即自我发展不充分,导致自我无法协调本我的侵入状态。表现为:有较真思维、语言刻板化,幻想障碍表现在被贬低感、形体缩小感。治疗关键是提高自我的能量。曾经遇到过冲他人发脾气的孩子,他可能也有这样的结构,究其根本依然是本我侵入自我。我们帮助他时,依然是帮助他发展/强化自我功能/力量,方式主要是:帮助他建立更多的防御机制,帮助他更好地运用防御,运用理智化在安全范围内合理地宣泄情绪,增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去表达自己莫名其妙的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展病理学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f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