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栾夏泽
第二天一早,乘坐高铁由平潭返回福州市区,行李放置妥当后去的第一个景点是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这里被称为“小江南”——几座小桥、数条扁舟和一带流水,不过柳树换成了榕树。相较于三坊七巷,此处游人并不算多,所以游览起来较为舒适惬意。

流水两旁均布有商铺、或文创店、或美食店、或展览馆,不一定要购买商品,依然可以走进去看看。洁华如玉的茶器令人心生欢喜、制作精细的瓷品让人惊叹以及极具特色的沉香,闻之心境平和。走走停停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累了便就一台阶歇息,闲看春日暖阳照在树梢,落于水面。中午在一家名为“闽南茶馆”的饭店用餐,点了一碗泉州面线糊和一杯冷泡的永春佛手(乌龙茶)。面线糊的滋味超出我的预期,竟格外味美,尝起来糊而不烂,其中有干贝、鸭血丝、醋肉、虾仁、蟹柳和油条,是一道非常值得品尝的美食。冷泡茶的口感也很不错,生津回甘,入口如有夏日清风拂面的清爽感。

下午来到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刻在古刹大门坊柱上,点明西禅寺为唐朝古寺。进入寺内不久,远远就能看到报恩塔,此时的古塔被榕树挡住大半,只露出一部分,其背后是一幢幢现代化高楼,倒也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再往里走便能瞧见古塔全身以及庄严的庙宇,大殿前面的鼎中香气缭绕,来此虔诚祈祷的游人很多。晨钟暮鼓,出家人一心向佛,想必早已习惯这孤寂的生活,而平常人来此多是寄托美好祝愿。

日落之前来到烟台山,此烟台山非彼烟台山,中国同名的景点不少,比如前文所提到的西湖公园。烟台山不大,所以走起来比较容易。走进一间小洋房,观览民国时期的各种物件以及某位艺术家的画作(名字暂时想不起来了),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更喜欢这个小型展馆。看着展柜里发黄的信件和黑白人物照片,不禁陷入到从前的、不曾经历过的时光,我个人很喜欢带有历史信息的物件,尤其是书信,曾看过敬一丹的《那年那信》(以书信形式记录家庭记忆),从而了解到老一辈人真实的生活故事。从小洋房二楼的窗户望去,可以欣赏到夕阳照耀下的大桥和满江的碎金。

晚上在烟台山附近的商业街闲逛,在这里能遇到不少主播,有舞蹈类的、也有演唱类的。自媒体的兴起给年轻人带来了一条不同以往的挣钱之路,有人自愿走上这条路,有的人则是无路可走,被迫转行主播。主播说辛苦确也辛苦,当然挣得也不少。本想去“南马唐”品尝姜母鸭,扫码预点单一看价格便捂紧了钱包,价格着实不低。遂该去另一家平价饭店,其姜母鸭炖煮入味,老姜香气浓郁,半只鸭子很快被我嗦得只剩骨头。饭后又随便逛了逛,在路边小摊买了一碗“甘草芭乐”,类似于广西酸嘢,芭乐其实就是番石榴,味道一般。

回顾三天的福州之旅,感觉在这个城市旅游还是比较舒服的。有福之州,值得来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