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人干什么工作,在哪工作才重要,现在情况有些反了!
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一点毛病没有,我从小生活在来自五湖四海支援大西北的一个厂区里,厂区里除了工厂每天正常运转,还配备了小区,而且房子每年逐渐增加分给每个在这工作生活的人们,彼时还有学校,医院,体育馆,俨然一个小的县城的作风,我们这代人不生活在厂里的人出去给别人讲厂的概念,别人很难理解,最多的概念就是脑海里出现冒着黑烟的烟囱和电视中看到的那种生产设备的车间厂房。
父辈那代人甚至往上都是很踏实淳朴的,就是一件工作从上班干到退休,安度晚年,说白了就是厂这个概念,尤其是国企的厂,更多就是大锅饭,稳定,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状态没准就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了,于是在我小时候听到哪家说了谁谁的孩子接班他老子上班去了,谁谁的孩子没上学当兵回来安排在哪哪上班去了,无不是羡慕一片,那时候的工作就是你干什么工作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在哪里工作,而这种大锅饭式的国企工作生活模式在稳定性上带给很多人满足。
时光不曾慢些,时代在发展,我当年毕业后也去了一家国企上班,我以为我跳出了以前生活的圈子,但是还是按照父母的想法找了份他们眼中稳定的工作,工作了五年时间,我发现我不过是从一个从小长大的厂换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厂,依旧是周而复始,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然后打着父母在不远行的幌子回到了家乡,另谋出路,然后回家后陆续换了不少工作,但是始终还是在销售这个圈子里待着。
很多很有意思的文章提到过频繁换工作不是一件好事,这点我是认可的,但也是反对的,看起来是个悖论,其实不然,现在的我们无论在哪里工作看似签的是一纸合同,其实哪个人心里想的不是我其实签的是我的职业发展呢?当然混混沌沌就是愿意稳定过一生的人除外,中国人骨子里是奢求一种稳定的,但是你觉得稳定的东西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有一天会让他变得不稳定,因为这个最好的时代变化太快了,你想以不变应万变不如以万变应万变。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句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话是一点没毛病,但是在一起的前提是你要有在一起的能力,随着工作的成长,自己越来越发现和优秀的人共事是一种快乐,这与工作本身已经无关了,而是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涯有关了,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你可能就会去辞职不在这工作而换个岗位或者换个地方了,因为你会追求你想要的东西,堂而皇之点就是理想,这与对一个公司的忠诚度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好的企业如果真的需要你,一定会为你的职业发展做出他的规划,毕竟加薪,股权激励,职位提升这些手法对优秀员工离职的挽留在我看来效果已经越来越弱了,更高级的玩法就是企业就是个商品,而不是组织,以什么为核心去做才有道理。
现在在哪工作并不重要,而是做什么工作,做到什么样才比较重要
每个人心里那份职业生涯的合同永远再不会是那一纸合同那么简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