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志于20251006学习《法譬如水》第339集《四种观行(七)》笔记:
1、人生富未必永富,因为有无常存在;福未必永福,因为福有尽头!
2、要知道以因趣果,以缘招报。意思就是,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你结什么缘就得什么报。
3、四空果报,三界极尊,福尽还作牛领中虫,况复其余。——(即使修行达到)无色界四空天的殊胜果报,成为三界中最高贵的生命,但一旦天福享尽,依然会堕落,甚至转生为牛颈上的小虫,更何况那些福报远不及此的其他众生呢?
4、四空果报:指修行者通过禅定达到无色界四空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极高果报,已超离物质束缚,寿命极长。
5、佛陀与阿难见一耕牛颈肩溃烂,生满蛆虫。其中一虫体型硕大,尤为醒目。佛陀开示其因果:此虫前世曾修十善,生为天人,享尽天福。然而天福耗尽后,过去所造恶业成熟,便堕落为牛颈上的寄生虫。
可见福报无常,即使殊胜的天福,也有享尽的一天,并非永恒保障;业力不虚,决定生命去向的,是善恶业力的总和与次第成熟。福尽之后,若恶业未消,依然会堕入恶道;人间可贵,人间是善恶交织、能修行也能造业的关键道场。既易堕落,也易成就,是通往成佛不可替代的修行之地。
6、有人说我不贪,我知足。但这还不够,还要再去付出,付出还不够,还要无所求,无所求还不够,还要甘愿!若能如此一步一步把握,就能境界现前也不动心,欲望引诱也能心地清净,不受污染。
7、修行是借重人群来磨练,无所求的付出再付出,即使面对境界,也不动心,仍保有清净的心识,才是真功夫。
8、况复其余无福德者,而复懈怠不勤忏悔,此亦譬如抱石沉渊,求出应难。——更何况那些本来就没什么福德的人,如果还懈怠懒惰,不精进忏悔自己的罪业,这也就好比抱着大石头跳进深渊,想要再浮出水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9、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自我警惕,提高警觉!因缘果报,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要多用心。
偈曰:
四空天福终须尽,牛领虫身业未空。
抱石沉渊难再起,勤修忏悔莫疏慵。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