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通俗读物,与洪应明的《菜根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这是一部记录名言名句之书,所有句子皆有出处,但汇集一处,又自成一书;全书分为“醒,情,峭(qiào)”等十二卷,内容涉及立言,立德,为学,致仕(shì),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下面来看看这部经典书籍中的“醒篇”:
1.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不要和他说话;特别是掏心窝的话,转身就给你传了出去,搞得自己很被动,很难看;有些大妈,甚至会把隐私话题当作新闻到处宣扬。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喜好搬弄是非的人,不可以与他共同谋划事情。
2.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甘美语言,从来不说他人是非。
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令人愤怒的话,大部分没有顾及他人利害;特别是挡人财路的话,绝对不要说。
3.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做恶事怕人知道,说明恶中还存有善良的念头。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做善事着急让人知道,说明善处就是恶根;做善事,只不过是为了求人回报,只不过是利益交换。
4.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zé);闹场能笃(dǔ)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贫穷的人愿意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善良,带来福泽。
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在热闹场合,还能够专心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周围有人讲话,就学不进了,就做不了事情了,就显得很被动。我在办公室的时候,同事讲话,觉得很高兴,耳边听听那些八卦,手头上做自己的事儿,一天就很快过去了。
5.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yì)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贪得无厌的人,身家富有,内心却贫穷空虚。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知足常乐的人,尽管贫穷,内心却充实富有。
孔子笔下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居高者,形逸而神劳:身居高位的人,看起来安逸,其实神思最为劳碌;脑袋里面忙得不得了;拥有一家公司,就一家公司的麻烦事儿;十家公司,就十家公司的破事儿。
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地位不高的人,看起来忙忙碌碌,内心却平静安逸。忙虽然忙一些,但始终在做我专业的事情;每个月拿到薪水就可以了。
“醒”是指在浊世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纯朴的心灵,不被世俗名声所惑,不为世俗利益所诱。
保持清醒意味着对自己,对世事不苟且,宁愿看到真相也不掩饰,不回避。
更要站在一定高度纵观全局,能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理清自己的内心,清醒而镇定的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