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师,生活特别容易陷入自动化、惯性反应的舒适区中,不要花太多心思,就能把每天的工作掌控,但是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故事,特别无趣,哪怕就是一点点的创造,都能带来活力。
每天早上的点名时间,是和每个孩子建立联系的重要契机。是的,每个孩子,一天的生活里,不见得有机会和每个孩子一一对上眼,点名是个简单而快捷的联系通道。
不过,孩子们对于一成不变的方式是没有多少兴趣的,所以,我总是在这样的时刻来点小创意。这学期一开学就和孩子们约好,每周我们要用一种不同的方法点名,可以我做主,也可以由孩子们自己出主意。
第一周,学号顺数接龙。每个人报自己的学号,一个一个往下接。
第二周,倒数接龙。这个有点难度,开始两次让孩子们集体倒数,熟悉之后才是倒数接龙。
第三周,打乱顺序报学号点名。没有顺序的点名让每个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时候点到某个娃,重复几次都没有回应的时候,引来孩子们的集体疑惑!喊他几遍了,声音够大呀?怎么就听不见的呢?原来走神、卖呆真的听不见别人说话唉,这是最生动的常规教育。
第四、五周,双数、单数点名。对于一种新方法,我们总会采用由老师先点学号,再由孩子们集体尝试,最后一步是接龙说自己的学号。这个方法持续了两周,孩子们总算熟练掌握,没有人卡壳了。
第六周,也就是本周开始,我们采用的是加法点名。我说1号,3号说到,我说2号,4号喊到!这是什么?孩子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说几不是几,而是比几多2的那个数。哈哈,这个可不容易了,孩子们不仅要克服来自自己学号的惯性反应,还需要快速算出多2的那个学号来,为了避免孩子们运用之前的单双数经验,我还打乱了报学号的顺序,狡猾如我,虐心烧脑成功,很多娃翻了成功的小船。1号2号怎么点?头两个学号拿几来加?“0、-1”,数学小学霸在民间,妥妥滴解决了问题。不过这种烧脑点名法大概还有烧上几个回合才能完胜吧?不过,呵呵,你们聪明的老丝这里有一个烧脑题库,你们就准备接招吧。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春色尽管不是很缤纷,星星点点的花草虽然很单薄、匮乏,倒也努力点缀着孩子们的生活,怎能无视?早上做完操后,带上孩子们去竹林边、小树旁走上一圈半圆的,长长的队伍,难免有天高皇帝远的无法关注到,这个时候倒成了他们偷闲聊天玩耍的契机,看在眼里,并不强求,回到教室后的几个回合较量下来,一个个小调皮终于蔫儿了下去。
我们在美丽的春天里散步,让我来听听,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我们看到的第一种花叫什么?有几片花瓣?
第二种花是什么?花瓣是什么样子的?
油菜花为什么有的又高又大,有的又矮又小?
我们大六班花田里开放的第一种花是什么?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叫二月兰?花蕊是什么颜色的?
连珠炮的八九个问题紧张刺激,答对的孩子眉开眼笑,无法接话的面面相觑,满脸懊悔,恨不得马上下去重走一回,都装进自己眼睛里带回来。
思维挑战从早晨开始,也奠定了我们一天的生活基调,接下去的数学活动依然走烧脑路线。
随机请上七个娃,要分到两个房间里,一样的在一起,可以怎么分?用什么标记?怎么记录?男生女生,头发长短,是大家都轻易找到的方法;在各不相同中,他们又找到了黑鞋,非黑鞋;穿外套的,没有外套的两种比较难的分类方式。还有人在提议按照身高、跳的高度分,但是他们发现,不管怎么分,记录方法都不外乎已经记录下来的六种方式。至此,7的分成学习完毕,醉翁之意在酒,也不在酒,学的是7的分成,获得的还有对物体观察、分类、归纳、记录的方法,如此学习,烧脑刺激,充满斗志。
一日之新在于晨,快乐生活在于创造,如此这般,我将和孩子们一起聪明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