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踏上了改变之路,就要在行进中不断觉察自己的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当下最先进的计算机的话,把行为看作计算机的输出结果,心智模式就是驱动计算机的底层程序。比方说最近华为芯片,就已经引发国际震动,底层程序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古希腊哲学家比克泰德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看法困扰。”
比如对待同一件事,有的人想得乐观些,有的人想得悲观些;有的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有的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有的人习惯‘问题是什么’,有的人习惯‘办法是什么’,这就是心智模式。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而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到底怎样影响我们呢?
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第二个作用是引发行动。
代老师跟我谈话的时候说我没有个性,缺乏生猛的力量,这就是童年父母模式的塑造,胆子特别小,做事情畏手畏脚。当我有了这种觉察,我开始升华自己的心智模式,报名在蓝橡树领读此书《了不起的我》,在行动中变得勇敢。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心智模式氛围积极的成长性心智模式和消极的防御性心智模式。
研究依恋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鲍德稳发现: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尤其适合母亲的依恋关系。
如果一个人跟母亲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就像一条船知道后面有避风港,行军的队伍知道后面有充足的粮草支持,这个人自然就会对世界感到好奇,会发展处探索世界的本能。这种循环变化,不停地向外扩展,就是一种成长型心智模式。
反之,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陷入防御性心智模式。
幸好,世界在不停的变化,我们的经验也在不停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发展处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行动上,要改变设计;在思维上,要让世界改变我们。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行动上改变世界,就是探索世界;在思维上,让世界改变我们,是保持谦逊的态度,适应世界。
02僵化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防御性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化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脆弱的高自尊
什么是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觉得是能力。
其实,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有时候,怎么看待能力,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自我很重要”。一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是无论他们怎么评价自己,都是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特别关注别人会怎么看他们,都有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包袱。这种心理状态叫做“脆弱的高自尊”。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脆弱的高自尊呢?有一种解释是,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太多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变得不自信。P76其实是僵固型思维。
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既然能力并不固定,那些孩子就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就此停止’和“更进一步”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升迁失败,生活和工作并不会因此停止。接下来怎么做,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我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我刚辞职出来的时候,完全接受不了。安逸的太久了,回到残酷的现实里极度不适应,换了无数的工作——其实这都是选择的痛苦里面,没有深入进去为选择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