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尽信的说教

作者: 一枚文案 | 来源:发表于2015-02-01 13:07 被阅读62次

我时常有说教不能尽信的的感慨。
常言父母或者老师的言传身教,都是对的么?
肯定不是。
为什么不是呢?
道理传给我们不一定按照他们的脑子里想的那一套方式来理解吸收;
道理所应用的环境变了;
他们所总结的道理的土壤距离我们有了一定的时长且变化了很多;
每个人的习惯习性都是不同,都是有个性。
结论就是: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能认知到这些东西是一个必要,我们作为成年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放弃自己的思考,完全的顺从于父母或者老师的说教,完全听任于他们的言令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们的不负责。
父母或者老师的出发点始终是好的,就是说对我们有一种好的期望,在此前提下采取了他们当时所处环境下所认为的对我们身心发展最为有利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传授他们所置信不疑的道理。
这是必然,也是顺其自然。
但是,当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轮回,经历了各种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无论怎样,当时的言传身教都不能够完全符合现实的状况了。
而当我们要作出决策,而且必然和他们牵连上关系的时候,曾经奉为真理的那些道理很自然的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脱口而出,而且述说得理所应当。
该接受么?
该。
全部么?
当然不是。
道理都是人总结的,都是时间的沉淀,都是经验的积累。不能说是错的,只能说不够完善。只是我认为他们是有些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在里面了。
然而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认为:人的性情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甚。那么比较我们和父辈,思想上容易妥协的反而是我们。
所以就有了不能摆脱明知道不能尽信的说教这样的感慨。
我时常认为自己是个不够个性的人,或者也可以说,叫不够理想的人。我有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我有自己的追求。但我不敢把它大声的说出来。
好声音的舞台上导师问选手:你的理想是什么?我知道有的人是真的热爱音乐在用心表达对音乐的热爱,而且也知道有人只是为了图出名而有意在身上贴上了“音乐就是我的血液”这样的标签。不管是真的喜欢还是功利,他们都表达了出来,站在亿万人的面前说出自己的理想或者“理想”。
我开始给自己贴“不斗争”“不反驳”甚至“不争取”这样的标签。有种困于世俗的意味。
但认识清楚之后,发现这样的标签是不合理的。我不是不反驳不是不斗争,我只是合于情理合于人事的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争取。
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我们成长过程必然要考虑进去的因素,或成为阻碍或成为帮助,全在于我们怎么根据自身的处境来利用和对待。
我给我爸说,关系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要占绝对的主导,不管他们是支持意见还是反对意见,当然我必须要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听?不听?听多少,做多少。
然后便是对选择对决定所做的努力了。

相关文章

  • 那些不能尽信的说教

    我时常有说教不能尽信的的感慨。常言父母或者老师的言传身教,都是对的么?肯定不是。为什么不是呢?道理传给我们不一定按...

  • 不能尽信大佬

    2017年,原本打算EOS涨到120元时全部拿出本金,后来听老猫说柚子要涨到300一个,于是信了他的话,哪晓得,E...

  • 不能尽信书

    最近开始给小朋友们讲小古文了,平时就在微信群里讲解,让孩子们在家长的督促指导下理解背诵打卡,尤其是疫情期间,...

  • 为什么不能尽信书

    这几天参加记忆训练课,与一些网友一块儿背诵《道德经》,就其中一句“涤除玄鉴”,这是老师给的版本里面的,可是有的同学...

  • 《燕山夜话》的一处谬误

    文/纸笔随风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还是要保留一颗...

  • 人生在世

    人生在世人心隔肚皮, 谁也听不听哪句真话哪句假话, 什么听听就好,不能尽信。 尽信书不如无书, 凭心而论问心无愧就...

  • 穴洞

    我想戴上耳机忽略那些大人们的说教

  • 觉醒者(二百五十八)——对话“说理”与“说教”

    周卫英:“你多次提到的‘说教’,我其实没有理解。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讲道理,为什么不能‘说教’?‘说教’和‘写道理’到...

  • 《孟子》海说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海说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陶行知谈读书3

    五 书不可尽信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书里没有上过大当的人,绝不能说出这一句话来。连字典有时也不可以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不能尽信的说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ol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