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老的慢一点”这个问题是我一个朋友在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之后问我的。
不二情书这部电影的时间发展节点其实更像是发生在6、70年代,那时候传递书信是很普及的事情,人们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书信,特别是处于热恋期的少男少女们,收到信件的心情比现在拆快递还要激动万分。虽然时间隔的很长,但却多了一份期待和向往。靠着书信,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最后才相遇,这个过程有些像现在的网恋。可惜不同的是,现在人们的脚步太快、心太浮躁,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对方是谁,是男是女,多大年纪,在哪座城市生活…网上的交流会蒙蔽很多最真实的事情,也许是名字、是爱好,甚至是自己的内心。
我也看了不二情书这部电影,从理性的角度来说里面的情节是确实不现实。茫茫人海之中碰到那个刚好和你通信的人,若不是冥冥之中注定,那就一定是一个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
本来我对这种浪漫的爱情电影真的不太来电,但剧中唯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那对老夫妻。他们在耄耋之年补办了婚礼,场地是一座简单的教堂,没有浪漫的说辞,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热闹的人群,两人仅仅相望就泪眼婆娑。老头子对牧师那套海誓三盟的牧词“呲之以鼻”,这套虚无的说辞还不如两人相互扶持六十年时间来的实际。【你一笑就陪着你笑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真正爱你的人】
有了这么平淡可行的想法,那为什么不勇敢的承认自己已经老了?当然这个【老】更多的指思想上的老。
心理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做“心理衰老症”,但是不同于这个病症的是,我们只是过于缅怀青春,导致看什么都觉得和自己无关,没有情怀、没有留恋。
人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保持着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方面却极力的打压、伪装,把自己包装的老陈和富有心机。事实证明,承不承认到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生活中,让自己延缓心理衰老。并不是不爱幻想了就是老了,也不是自己变得实际了就是老了,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爱你的人永远不嫌你。我们才二十几,老对于我们来说既遥不可及又似乎旨在眼前,老没有定义,不然就没有老顽童一说了。
我只是希望我们老的慢一些
再慢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