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杀骑士团长》在小说中是一幅画的名字。主人公生活中的奇遇和复杂的历史,通过这幅画交汇在一起。小说里先后出现两代画家的总共5幅画作,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也会以这些话为线索立出整个故事的头型。小说反思了日本侵华历史并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引起中国读者关注。
以下是阅读后的总结:
1、
刺杀骑士团长是一次将抽象化概念具象化的文体实验,借用骑士团长的形体。隐喻化身为场面人构成双重隐喻的是,白色斯巴鲁男子甚至概念性的刺杀,都仿照莫扎特歌剧的一幕得以实现。
2、
故事通篇,充满哲学的反思,用故事力量抵制历史遗忘。故事开头和结尾都出现猫头鹰的一项前后呼应,毫不讳言的提及德奥合并日军侵华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作者极大的勇气和良知。
3、
始终以一种对待现实的家长口吻和幽默态度来处理,如同白日梦幻的朝鲜时,是村上特别擅长的风格。哪怕再匪夷所思的观念在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实到村上的文字,都能充满亲和力客机一点。
4、
尽管小说中有不少似曾相识的村上元素,这本书却是他近年作品里最耐人寻味的一步。所有的元素都被巧妙的编织,进一个,较大规模的框架。即便仅仅从文本的密度来衡量说这部作品是他多年风格的集大成者,也并不为过。
除了交出一份对自我风格的近乎总结性的报告之外刺杀,骑士团长作出的最大突破,是对于锷的探讨。
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先用力程度都是村上作品中较为少见的。
五村上作品的情节走向比较常见的模式是从失去到追寻,直到再失去结尾,往往是怅然若失醒的。
刺杀骑士团长的结尾却是个例外。像童话一样形成一个温暖圆满的闭合圆环。人物的肉身仿佛漫游超现实幻境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但心灵却在经过一番荡涤之后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电子书下载,请关注公众号:听读学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