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5期“谋”主题文活动。
我看了不止一遍《琅琊榜》,总觉得它值得无数刷,胡歌饰演的梅长苏,为家国立命,以权谋立身,当萧瑟的曲风渲染着稳重的智慧,一场麒麟择主,搅弄风云的大戏拉开序幕。
在利用琅琊阁的宣传造势,打造个人IP之后,梅长苏的第一步棋,便是反客为主,打入宁国侯府谢玉的府邸,化名苏哲,让想要招揽他的誉王和太子扑了个空,然而却是更加的愿者上钩。
随着郡主选亲,梁帝赐梅长苏客卿等身份的变化,梅长苏的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他与靖王殿下这头倔牛的性格之争也为后文埋下了诸多伏笔。
梁帝猜忌之心极重,身边的人恐怕只有高湛这位太监才伺候得住。忽而是对于誉王和太子分而治之的得意,忽然是对陈年往事的禁忌,无不彰显着皇权霸主的威严与无情。
当夏冬欲套梅长苏的话,梅长苏一句:“身为大梁子民,你竟然问我为什么救国于危难?”将他内心的爱国之谋展露无遗,梅长苏是清醒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清醒之下的一片爱国热血。
当靖王殿下欲与梅长苏论长短,梅长苏分析利弊得失,可谓步步心机,阴诡谋士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到后面,每当靖王殿下像头倔牛,就越明白梅长苏的良苦用心,为了让靖王能在朝堂上显眼,拨款的赈灾物资故意不报,为了让靖王能不失去得宠的大好局面,梅长苏更是从病榻上爬起,大雪中以一声“萧景琰”震耳欲聋……
这哪里是权谋?这分明是有情有义,忠肝义胆后的谋求!
在以太子一派的越贵妃对郡主施以阴谋之后,谢玉又自掘坟墓,所以有了轰轰烈烈的萧景睿生日谢府覆灭。
谢玉倒台,另一关键性人物夏江正式登场,却被梅长苏当猴耍,仅仅只是利用誉王的权势,各种误会的参差,便让夏江与谢玉再难信任彼此。
随着太子失宠,誉王的视野也从太子转向了靖王,这位他近来想极力拉拢的兄弟,实则已有不容小觑的势力,权谋之争再度升级。
誉王终究是与夏江联手,想要搞垮倔牛靖王,而夏江的杀手锏,便是整部剧里所有复仇事件发生的核心——梅岭林家赤焰军被指有反叛之实,被谢玉全数射杀。
这是梁帝心头的一根刺,就算时过境迁,赐毒酒让皇长子萧景禹身亡,林皇妃的饮恨自尽,哪怕是午夜梦回,梁帝也会或愧疚或悲伤地惊出一身冷汗,也便有了他让静妃即靖王之母暗中设立牌位的举动,也因此又为后文做了铺垫。
关于梅长苏就是赤焰军少帅林殊也在剧里生动有趣的在各人的不同反应下展开,蒙挚与飞流交手后,一下便认出他是林殊,郡主则是有所怀疑,感情真挚富有层次,在凋敝的林府前,在古道亭下,渐渐表达自己的猜测与真心,看得人心生悲怆。
故事的小高潮在梅长苏智救赤焰军的副将,并与各路人马通力配合将梁帝的焦点转移到夏江身上,本来就疑心他们栽赃陷害靖王,被举一反三似的事件骗得最后确信无疑,最后夏江被抓,誉王几乎彻底失宠。
其中梅长苏与夏江的斗嘴皮子堪称斗智之最,梅长苏虽然柔弱,但近乎文痞坏蛋的形象真的被胡歌演得入木三分。
故事的中高潮来到在梁帝春猎时,誉王谋反,许多各色人物的同仇敌忾,以及梁帝的演绎精彩绝伦。
故事的大高潮来自夏江叛逃又复回,揭穿梅长苏身份,梁帝将信将疑,赐毒酒时靖王却挡在前面,更令他狐疑。郡主等候在外,竟也道(大意):“如果今天梅宗主不能安全走出皇宫,那就让梁帝看看我们的谋反,天天怀疑这怀疑那的。”
大结局更是看得感人肺腑,激情豪迈,梁帝在他的生日宴上被逼得无“棋”可下,嘴里只念叨着“乱臣贼子”离场。所有人都请求他彻查赤焰军一案,对于他来说无异于不杀他却诛心。
待他连高湛都不信任的时候,他召见了梅长苏。
“……你要相信,朕也是受小人蒙蔽的。朕也是陪你拉过弓箭,放过风筝的。啊……”(大意)
梁帝的一阵走心忏悔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而梅长苏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他答应了梁帝,不会在世人面前又以林殊居之,因为太过离谱,对于梅长苏,世人又怎会信这样的说辞。对于梁帝,终究是无益于靖王今后的执政。
由于梁帝治理混乱,导致结局时东魏叛乱,梅长苏为此踏上了剿灭之路。
全剧的最后一幕是赤焰军的林殊灵位也掀开了白布,象征着以谋士为身份的忠肝义胆之人耗费心血,英年早逝,而他的铁血柔情,也被靖王(那时已是太子)赐名一支军队——长林军,为第二部的别样故事开了个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