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表达

作者: 李巍majorseven | 来源:发表于2020-03-10 23:11 被阅读0次

  生而为人,我们似乎总是有表达的欲望,不论表达什么、不论表达的对象、也不论表达的场所。且不说许多作家将自己的人生全部投入到表达当中,我们正常人每天似乎都有着说不完的话,向朋友吐槽工作的不易、向家人倾诉生活的烦恼、或是将自己的想法默默地写入日记……。

  我想之所以我们想要表达自己,是因为我们的情绪总是需要释放的。有的人一生气喜欢大吼大叫,摔杯子摔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有的人一遇上困难就会悲伤,然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甚泪流满面;还有人高兴时不能自拔,激动不已,难以平静。这些情绪我们大概都会经历,我想人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情绪这样的东西,所以人总是停不下来的要表达自己。

  我想我们之所以要读书,更多的其实是为了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在人生当中我们也许看过很多书,但真正记下来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或是千分之一。几乎只有看过三遍以上的书才能记得大概讲诉了什么,有时候我们也许会怀疑自己看了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呢?也许,大家没有发现,随着浏览书籍数量的增加,我们自己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然后随着我们表达自己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也变得越来越会表达。讲话如此,写作亦是如此。

  如何去表达自己永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弄虚作假,而是如何真诚而清楚的表达自己,这也许是件很难的事情。正是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数不清的矛盾和无休无止的争吵。

  当然,我认为,如果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如果能认真的去倾听别人表达的人,自己才是一个真正懂得表达自己的人。与别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杯子里的水倒空,不然别人的话就像从上面落下的水,只会溢出来。因此,两个争吵的人永远不会有共同的结论,只会是将自己所有力气耗完或是被身边的人拉走。

  其实看过不少书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人类想要表达的主题其实都是异曲同工的。无非是爱情、亲情、友情、离别、欢聚、悲伤、喜悦……等等之类的。正因为我们的感情是共同的,所以别人写的故事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表达需要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的有艺术感或者形式感。

  也许你最烦某些人人都会说的话,“坚持就是胜利”,“不念将来,不念过往”,或是亲戚朋友口中一句“什么时候结婚生子”。许多人一听到这些话就会觉得是“假大空”,然而这些话并没有什么错,错的只是人没有把它表达好,或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就去信口开河。

  人活着,总是会有表达的欲望的,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我们一旦丧失了和自己的对话,就会陷入一种深不见底的孤独当中,或是用做其他的事情来掩盖自己的不安。

  我们应该表达自己,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面对任何人。我们也应该学习如何更好的倾听自己,然后表达自己。

 

相关文章

  • 论表达

    生而为人,我们似乎总是有表达的欲望,不论表达什么、不论表达的对象、也不论表达的场所。且不说许多作家将自己的人生...

  • 论表达

    近一年以来也经常有在思考媒体与表达方面的问题,人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之间,要产生联系那必然是需要媒介的。这个媒介可...

  • 为什么你总是说不过别人

    今天说说三段论。 三段论是是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能用三段论拆解他人表达的人,肯定会在表达上吃亏。 那么三段论的形式...

  • 思考与行动0126-2021

    今天学习了《怎样清晰表达信息》 清晰表达的四个原则:论、证、类、比。 第一原则:论,结论先行。 第二原则:证,以上...

  • 结构化表达的四原则——笔记

    结构化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再强化结论的过程。 清晰表达有“论、证、类、比” 四个原则。“论”...

  • 论情感的表达

    孔子说《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的就是欢乐而不过度,悲伤而不伤及自己的身体。悲伤的情绪总会持续太久,就...

  • 50-4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04 书面表达:写跟说有什么不同? 书面表达(精读《出师表》、《报燕惠王书》、留侯论) 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区别:...

  • 分享: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四个原则

    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共有四个原则,简称:论、证、类、比。 第一个原则——论,指结论先行。即在表达时,一次表...

  • 结构化思维之清晰表达

    结构化思维之清晰表达 结构化思维中表达有4大原则, 论、证、类、比 1.论 ——核心原则,先说出结论,才能让人抓住...

  • 清晰表达信息的4个原则

    清晰表达四原则 清晰表达的四个套路,“论、证、类、比”。 第一个原则,论。也就是结论先行。 第二个原则,证。也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表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qo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