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就不舒服,这是啥毛病

作者: 再生香的小书桌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17:01 被阅读838次
我们怕谈钱的终极原因,也许源于内心深处在面对金钱时那种与生俱来的无力感。
不要以为童书就缺乏深度,最好的理财方式最简单

《小狗钱钱》这本书开头就描述了大部分人对于钱的态度:有一些是一看到这类标题就发怵,根本不敢奢望建筑自己的财富的人;另一些则是“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功夫去打理自己的财产的人;还有一些是对金融这个话题或多或少有点反感的人。

我觉得以上三种态度我全占了。我研究生是在沪上一所高校的商学院就读,毕业后又在金融系统工作,但我发现我始终对和钱有关的事物产生不了任何兴趣。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宁愿背一百首唐诗宋词,也不想去看一本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自己一谈到钱就不舒服就头大,一方面是因为懒惰,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内心深处在面对金钱时有种与生俱来的无力感,一种认输的心态,所以干脆选择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里,不闻不问。

结合自身实际和周围听到看到的人与事,我发现很多和我一样一谈钱就犯怵的人,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或多或少都有以下这些误区:

一、把金钱与幸福对立起来

金钱是实现人生目标和梦想最好的助推器,富有尊严、财务上游刃有余的生活符合我们的自然法则。

古往今来,无数人都在传达一种“金钱乃万恶之源”的理念。

金钱确实能充分暴露一个人的本性。但金钱本身是中性的,既不会使人幸福也不会带来不幸。金钱是好是坏取决于拥有者,幸福的人有了钱会更幸福;而悲观忧虑的人,钱越多,烦恼就越多。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以钱为基础的,没有钱,再高尚的人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然诗人杜甫在穷困潦倒时也不至于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感慨了。

我常常幻想,如果有足够的钱,我会买一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把其中最好的一间用作书房,再买好多好多书,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冬天在洒满阳光的房间里看书,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小狗钱钱》的成人版,作者简直太赞了

二、认为投资理财是一件很复杂很专业的事情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似乎只有追求高深莫测的东西才是正道,而那些简单朴素的道理却越来越被我们淡忘了。

理财从来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外资银行纷纷推出一些面对高端人群的理财产品,门槛还挺高,至少50万起售,主打代客境外理财概念。

其实这些理财产品就是当年第一批出海的QDII,后来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海外市场受到巨大冲击,这些产品很多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

我有个做生意的阿姨当时买了50万,两年后到期亏得只剩20万不到。我问她你是否真正了解这个产品,她说理财经理说这是一种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产品,和境外金融资产挂钩,具体的也听不懂,但是感觉他们说的那么复杂一定很专业啊。

我听了差点没晕倒,有钱人就是这么容易骗,一听什么全球化资产配置啦,什么挂钩境外金融资产了,脑子就发热,感觉立马要冲出国门去收割全球金融市场了,不买都对不起自己的身份。

其实,理财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某天有人向你推荐一款非常复杂的理财产品,复杂到你都没有勇气去搞清楚它,那建议你不要买,哪怕听上去再高大上。(如果你看过《大空头》、《大而不倒》这两部电影,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巴菲特他老师写的书,适合有点理财基础的人看

三、感觉只要有了很多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笨人只有一次好运,聪明人会有无数次好运。

网上有个题为《欧美20个中彩票的案例,结局都令人唏嘘》的帖子,里面讲到那些“幸运儿”在中了巨额彩票后,天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再多的奖金也都很快被挥霍一空,最后他们中有的婚姻破裂,有的要靠领政府救济金生活,有的甚至沦落到露宿街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经历过一夜暴富后,最终又回归到原点,这种感觉反而会比以前没钱的时候感觉更糟糕。

我极其热爱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他的《昨日的世界》里就谈到,他出身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小时候家里就非常富有了,但他父亲依然保持“量入为出”的节俭习惯,从不去奢华酒店吃饭,不是吃不起,而是他父亲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一个企业主,还不够资格与贵族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

反观某时尚杂志女主编在接受访谈时,说自己第一个月工资500就敢买5000的LV包包,然后鼓吹女性要敢于购买高于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这样才能激发赚钱斗志。

说实话,打死我也不信,该主编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种“疯狂赚钱、疯狂消费”的信念。

个人感觉是基金类书籍中写得比较好的一本

四、只看短期收益,缺乏长线思维

情况顺利的时候,人人都能挣到钱。只有在逆境中,一切才能见分晓。

打开晨星基金网,随便挑一支比较激进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会发现近五年的收益几乎都在50%以上。你可能会想那不是闭着眼晴随便选一支放上五年都能赚大钱。

我和我们私人银行部的理财师也交流过这个问题,理论上,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但是,请注意,以上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5年的投资期,如果把投资周期缩短到三年,大部分基金仍然是赚钱的,但已有个别出现亏损了,再缩短到2年、1年,亏损的基金越来越多,亏损幅度也越来越大。

所以,虽然从5年时间来看,几乎所有基金都是上涨的,但5年里一定会有几次周期性的涨跌。既能在上涨时顶住诱惑落袋为安,又能在下跌时熬住恐慌逢低吸纳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才能从中赚到钱的原因。

实际上,普罗大众都喜欢跟风追涨杀跌,今天赚的,过两天又赔进去了,结果只能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只有那些拥有长远眼光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轻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时间的馈赠。

很多富人在成功前也大多遭遇过失败,比如《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在实现财务自由前也曾破产,无家可归,但是成功者心里都有强烈的信念,他们不会为暂时的挫折而止步,在他们看来,眼下的失败只是真正起跳前的一个蹲下而已。

行动力最重要的一环是边行动边打算,要在轮廓成型之前就迈出第一步,千万不要觉得要有了很多钱之后才能开始投资理财。

从现在开始,首先,读两本关于投资理财的书籍,不要选那些很复杂很专业的,越简单通俗的越好,比如《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等。第二,每个月有意识的存一笔钱,数额不用太多,如果确定自己五年之内不会动用,那推荐做基金定投,也许会有意外之喜。第三,让自己过一种聪明、简朴的生活,宁愿购买一件一流产品,也不要不停地买许多的二流产品。第四,只保留一张信用卡并尽量少用。

金钱有一些秘密和规律,要想了解这些秘密和规律并不难,前提条件是,你自己必须真的有这个愿望。

Let’s make money!

End.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版权归本作者。)

已经花了99%的时间读完文章的你,一定不介意再花1%的时间为我点个赞哦!

相关文章

  • 谈“钱”就不舒服,这是啥毛病

    我们怕谈钱的终极原因,也许源于内心深处在面对金钱时那种与生俱来的无力感。 《小狗钱钱》这本书开头就描述了大部分人对...

  • 知道这是啥毛病吗

    脑袋容易晃动,自己发现不了,别人看的很清楚,睡觉容易流口水,脾气暴躁,易悲观消极,懒惰没有动力,没有目标。

  • 债务的存在使得人们幸福感降低

    我这人有个毛病, 如果我欠了谁的钱,心里就不舒服,非要等还上了之后,才会缓解,我想我的这种 '病',很多人都会有,...

  • 啥毛病

    最近活干多了,早上的时候,手指胀,活动活动就好了,啥也不影响。上网查一查,有点害怕了,可能是类风湿,也可能是腱...

  • 关于提离职

    有啥不好开口的,工资给的不到位,该走人就走人,谈感情伤钱的。 这是大佬说的,很在理。

  • 2019-02-05

    哪天存够了钱就不工作每天旅游啥的 梦想啊。。

  • 她有啥“毛病”

    (杂谈)文/高 旗 小区里的几位60左右岁的大妈们,在一个单元门口正在家长里短地唠得热火朝天。 一...

  • 啥名堂毛病

    九月份我写了一篇《艰难的看病》,是记录姐夫的姐夫看病经过的,以为他从私人医院转转到我们医院肝脏介入抽脓就痊愈了,谁...

  • 谁也不值得让你不喜欢

    很长一段时间了,发现自己身上一个毛病,动不动就不喜欢谁。曾经还自以为自己敏锐,最近觉得这是病,得治。 活到中年,谈...

  • 懒也是一种舒服

    因为不想动,躺着才觉得舒服, 所以懒也是一种舒服…… 不动就不会那么累, 所以懒就是对舒服的选择…… 当然啥也没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钱”就不舒服,这是啥毛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l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