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刃上的天理:张艺谋《第二十条》与一场迟到的审判

刃上的天理:张艺谋《第二十条》与一场迟到的审判

作者: 笙箫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25-04-12 12:06 被阅读0次

刀刃上的天理:张艺谋《第二十条》与一场迟到的审判

在电脑上再次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第二十条》,这一次,感受更深更透,心情也更复杂。

张艺谋的镜头向来是刀,劈开皮肉见白骨。《第二十条》里,这把刀捅得更深——它剖开的不是个体的命运,而是一整个时代的司法淤血。当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韩明站在听证会上,用六分钟剖开胸膛般陈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时,我听见刀刃划过铁锈的声音。这锈,是彭宇案后二十年里,无数见义勇为者被绞进司法齿轮时溅出的血痂;这刀,是《刑法》第二十条被唤醒时,终于割向“谁死伤谁有理”的恶法惯性。 

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衣衫褴褛地比划手语,指尖颤抖得像被寒风吹散的灰烬。她的丈夫王永强被村霸刘文经用狗链拴在树上,脖颈勒出的血痕像一条吐信的蛇。银幕外的观众屏住呼吸——这画面太熟悉了。昆山反杀案中,于海明夺刀反杀宝马男;涞源反杀案里,王新元夫妇持械对抗翻墙歹徒……那些被欺辱到绝境的蝼蚁,哪一个不是被“正当防卫”的镣铐锁住喉咙?刘文经的刀尚未出鞘,王永强已因26刀被判“故意伤害”,而郝秀萍的跳楼,不过是千万个“程序正义”下被碾碎的蝼蚁中最轻的一粒尘埃。 

法律说:“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的暴力犯罪,防卫致人死亡不负刑责。”可当刘文经的父亲拉横幅聚众闹事,当权力与民粹合谋逼迫郝秀萍签下“自愿发生关系”的认罪书时,法条成了笑话。韩明在案卷堆里喃喃:“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抽在每一个机械套用法条的司法者脸上。彭宇案后,老人倒地无人敢扶;张贵生案后,公交车上见义勇为者反成阶下囚——当法律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比坏人犯罪更高,狗链拴住的,是整个社会的脊梁。 

公交车司机张贵生的故事,是另一把插进观众肋骨的刀。他因制止猥亵者被打成颅骨骨折,反击却被拆解成“互殴”“故意伤害”,最终判刑三年。三年后,他佝偻着背问韩明:“能不能给我个说法?”这“说法”终究没等到——一场车祸将他撞成血泊中的残骸,女儿攥着手机里的语音哭喊:“爸,我不要说法了!”这一幕让韩明如遭雷击,也让我想起彭宇案二审前夜,那位老人颤巍巍地说:“如果法院判他赔钱,我这辈子良心不安。”可司法机器的齿轮从不因良心停转,它只会将张贵生们碾成卷宗里冰冷的“既往案例”,成为下一个韩明们“按惯例处理”的依据。 

韩明的觉醒,始于这场死亡。他在听证会上怒吼:“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话辛辣如盐,撒在司法惯性溃烂的伤口上。彭宇案判决书里那句“从常理分析,若非彭宇撞人,其应先行垫付医疗费的可能性较低”,曾让中国道德滑坡近二十年;而《第二十条》用张贵生的血质问:若法律只看结果不论因果,与屠夫何异? 

韩明的儿子韩雨辰,在厕所里将衣服递给被霸凌的同学时,拳头攥紧又松开。这个细节比任何慷慨陈词更刺骨——当他因制止霸凌反被索赔,当母亲李茂娟为护子打伤对方家长被拘留,少年眼里的光熄灭了。他问:“法律没错,那谁有错?”这问题像一把手术刀,剖开司法体系最隐秘的病灶:当法律用“程序正义”包装对强权的妥协,当“谁能闹谁有理”成为潜规则,拳头便成了最后的正义。 

韩明最终在听证会上撕碎“惯例”,将王永强案定性为正当防卫。这一刻,银幕内外响起海啸般的掌声——可这掌声里有多少苦涩?从昆山反杀案到福州赵宇案,民众等了太久。正如李大钊百年前疾呼:“有善良之宪法,始有强固之国家。”而当韩明说出“法律的权威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时,我们终于看见,那沉睡的第二十条不是法条,而是人心深处未被磨灭的天理。 

张艺谋最狠的一刀,是让检察官“不完美”。韩明为儿子升学挂职、对领导唯唯诺诺、在按摩椅上蹭免费体验——这些市井气让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正义符号,而是一个被生活压弯脊梁的普通人。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的觉醒更具毁灭性:当他吼出“我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实则是将刀刃对准司法体系最顽固的沉疴。那些“按惯例办案”的检察官们,何尝不是另一个韩明?吕玲玲两次退补坚持找刀,王永强案中的每一处证据瑕疵,都在拷问:司法者究竟是在守护法律,还是在守护自己的乌纱帽? 

这让我想起彭宇案主审法官王浩。当年那句“你没撞人为什么扶”毁掉一个时代后,他调离法院,消失在公众视野。而《第二十条》中的韩明们,用血肉之躯撞向铁墙,只为证明: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而是“天理、国法、人情”的熔炉。当韩明在听证会上将案例与法理熔铸成一把刀,刺向“沉睡条款”的封印时,我们终于看清——司法的进步,从来不是靠一纸文书,而是靠无数个韩明在淤泥中挣扎着点燃的火把。 

电影结尾,王永强被判无罪,张贵生被追授“见义勇为市民”。阳光洒在韩明肩头,仿佛一切圆满。可郝秀萍跳楼时的风声仍在耳畔呼啸,张贵生女儿攥紧的拳头仍在颤抖。这不是童话,而是一场惨胜——正如昆山反杀案改写正当防卫认定标准,却换不回于海明被舆论撕裂的人生。 

“所有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韩明这句话,是给时代的答案,也是给未来的战书。当银幕暗下,我听见张艺谋在冷笑:狗链解开后,锁链的锈迹还粘在司法者的手上。而下一个王永强、张贵生、韩雨辰,或许正站在我们看不见的阴影里,等待一场真正的、不迟到的审判。 

相关文章

  • 迟到的审判

    01 [海边沙滩上,坐着两个中老年男人,长相粗犷,在抽烟喝酒,海风吹来,烟雾缭绕,每个人身边横七竖八放了四五只空酒...

  • 32学习的宗旨是向内求(20)

    《传习录》第二十条陆澄说,后世著述汗牛充栋会扰乱儒家正宗。 阳明先生说,人心与天理本就浑然一体,圣贤将之写进书里,...

  • 迟到的审判(三)

    (三) 猴子真名叫侯小波,可除了父母和老师,大家都叫他猴子,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名。 猴子打小上学就跟云芳一...

  • 迟到的审判(六)

    (六)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又有言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八年后,警车终于停在了猴子的家门口。 猴子...

  • 迟到的审判(二)

    (二) 俗话说:酒能成事,也能败事。 要不是那晚多灌了两碗黄汤,隐藏在心中八年多的秘密哪能脱口而出,以至把自己送上...

  • 故事:迟到的审判

    (一) 整整八年了,云芳仍然不能从痛失爱女的阴影中走出来。 白天,每当看到与女儿同龄的姑娘花枝招展地从眼前走过,她...

  • 迟到的审判(五)

    (五) 两天后,猴子真得离开了家,而且这一走就是两年。 直到两年后的秋天,猴子才出现在村子里,还是那个样子,整天游...

  • 迟到的审判(四)

    (四) 九年时光,说长就长,说短就短,好像一晃儿,猴子从里面出来了。 这九年,外边的变化太大了!变没了他的老爹老娘...

  • 刑事审判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人民司法·案例

    刑事审判参考案例(11个案例) [第40号]叶永朝故意杀人案——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正当防卫权应如何理解与适用...

  • 鱼苗A03 迟到的十条感悟

    《迟到的十条感悟》 在参加了Ex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刃上的天理:张艺谋《第二十条》与一场迟到的审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kk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