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第二十二天

作者: 小岳1579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23:3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  第二十二天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我们国家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很早以前就是用人伦来教导学生。后世渐渐的记忆背诵诗词之风兴起,把功夫放在了记和背的上面,先王的教化就丧失了。现在对孩子的启蒙教 育,应该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教学内容。

具体的培养方法,用唱歌咏诗来诱导他们,使他们畅发志向,用练习礼仪来引导他们,使他们威仪严肃,用抑扬顿挫的诵读来启发他们的知觉。这三个方面都很重要,分别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培养启发小学生,但现在人不看重咏读唱歌和练习礼仪,认为其不切时务,先生认为这真是庸俗低下的看法啊。

咏读唱歌和练习礼礼仪的学习方法不被理解,社会上把诵记做为学习的重点,熟不知,礼乐是可以教化人的啊,《荀子》:“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是可以使民心向善的,而练习礼仪,正是让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才是真知,古圣先贤根据孩子的天性因材实教,全面发展。但是如果家长只重识背诵记忆固定的知识,而不重视行,这样就成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想起我小时候所经受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背写,也都是填压式教育,已说不清好坏,也许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这已经是较好的教育方式了。可任何事物想持续下去,都是要向前发展的,“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是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很不平等,教育信息也不对等,偏远地区的孩子接触不到好的师资,我们现在也许更缺能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相关文章

  • 第二十二天,传习录。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习规律,尊重孩子的喜好,让孩子爱学习,爱去学校,可能就是好的教育了吧。现在有的孩子,把去...

  • 《传习录》第二十二天

    凡讲授书,不在数量多,而贵在精熟。 应根据孩子的资源灵活处理,能掌握二百字的, 只需传授一百字。经...

  • 传习录第二十二天

  • 传习录  第二十二天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

  • 感恩日记第二天觉知

    感恩日记第三十二天首先表示下为什么又是第二天又是三十二天嗯,是这样的,三十二天就是感恩日记开始参与写了三十二天了,...

  • 书法练习打卡第二十二天

    书法练习打卡第二十二天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三十二天,想念爸爸。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九十二天,想念爸爸。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七十二天,想念爸爸。

  • 日更第二十二天:一笔赞赏让我警醒。

    日更第二十二天:一笔赞赏让我警醒。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二十二天。其实,没有什么可自傲的,因为,我自己知道这二十二天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  第二十二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cd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