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感

作者: VoiceVoice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12:46 被阅读0次

学了一个新词———失控感,看到这个词的第一眼,便有一种你懂我的感觉。伴随着我的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词来解释。

小学转学后,我成绩变好了,因为新学校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我,老师讲完课,让我们在课堂上写作业做练习册,习题和作业我在学校就高效的做完了,不用带回家,成绩自然不会差。上了初中后,科目增多了,课堂上老师一般用来讲课,巩固练习的任务都放在课后和自习时间,需要带回家。而我从来不喜欢在家里学习写作业,老早就有这个习惯,但是在之前我把它归结为爱拖延,不自律。当了解到失控感这个词之后,就能解释了,都是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惹得祸,如果在家里在宿舍学习,你不知道家人室友什么时候会来找你说话,而一旦被打断就不想学了,所以需要一个自己能掌控的空间,置身其中,比如图书馆,如果不拿手机,在那里没有人会来打扰你,一切都在掌控中,所以更容易进入状态,更容易投入。也因为如此,大学时,我如果要考个什么证,我都会把手机放在宿舍,去图书馆学习,每次拖着不去,去了之后又会感觉我怎么没有早点来呢,学习本身比拖延体验更好。基于自己对失控感的恐惧,要学习就需要一个不被人打扰的空间,所以很难理解那些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人,甚至怀疑人家没学进去,因为自己那样学不进去,现在看来,安全感强,内核稳的人极有可能在任何环境都能学习,因为他们不怕被打断。

在与人的关系上,对失控感的恐惧也深深困扰着我。谈到这个,还有一对新词———环境的响应器和主动的创造者,某心理学家说“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的创造者?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无回应。环境的响应器会对无回应很敏感,并很容易将此理解为对方有主观恶意。但这多是误解,对方未必有恶意,甚至都不是无回应,而是我们发出的信号太弱,连自己都未必能接收到。主动的创造者则在面对无回应时仍然保持主动,并很少将对方的无回应理解为恶意。并且,主动的创造者能站到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也减少了误解与敌意。当然,也有一些主动的创造者会忽略对方的拒绝,这时偶尔也能创造奇迹。一个人之所以是环境的响应器,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围着他人转,他人的回应决定着他的自我的生死,当一个人形成了真正的自我后,就可以成为关系中主动的创造者。”我不就是那个环境的响应器吗?当别人回应不及时,态度不好,对自己的主动就会有羞耻感,并且在心里一次次下定决心下次再也不主动了。也许对方的行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层意思,但想象出来的外部世界的敌意已经占据了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

因为对失控感的恐惧,很多芽儿还来不及出土生长就被迫夭折。可是你怎么知道它出土后不会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战胜恐惧,给它自由生长的时间、空间和养分 ,呵护它,养育它,让它自由舒展,尽情生长。不要怕,生死乃常态,如果早逝了,好好告别,好好埋葬。活过足矣。

相关文章

  • 失控感

    失控感是在某个时刻忽然出现的,像烟花一样在头脑中爆炸,然后那一刻惊鸿一瞥,再也难忘。 年岁渐长,让失控感有可趁之机...

  • 失控感

    今天听课只听了二十分钟,还是断断续续听的,完全没有框架。 近期的任务一直没有完成,本来计划每天至少听一节课,理清里...

  • 失控感

    失控和失控感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事情明明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我们可能会感觉问题很大,事情很严重,还可能会陷入巨...

  • 失控感

    最近半个月经历了两次很大的失控感,忽然发现很多时候失控状态来源于一些很小的事情出现了问题。 先是银行卡出了问题。虽...

  • 失控感

    前晚喝醉了,做了不少傻事。昨天一整天人都不好,今天恢复了一点精神,但是肠胃不舒服。如同喝醉时的失控感一般,今日自尊...

  • 每日摘录

    用秩序感打败无力感 失控会造成无力感。 在我看来,抗衡失控,要先建立秩序感。建立秩序感,较简易的做法是做好每一天的...

  • 《巨婴国》摘录(一)

    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他们会认为,既然失控意味...

  • 松弛感

    生气,愤怒源自于失控感。当事与愿违,是事情发展,他人态度和行为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意志发展,就产生无力的失控感,失...

  • 3

    不安全感,一直來源於無助的失控感!

  • 6.9

    内心的失控感、不安全感,所以没有办法面对混乱、失控。 作为母亲,我为什么不能要求孩子?为什么不能打孩子?这个部分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控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h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