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儿童心理学专注力学习时候接触过ICPA。里面提到了成人学习的最好模式:听课做笔记,加工笔记,结合自己的感悟输出。
这次的线上读书会发现读书也非常适合这个理论。读一本书自己读一遍可能一周就忘记了,如果自己做一下笔记或输出感想这可能会记住久一些,如果一群人讨论,从书本的内容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上去,那么这本书即使忘记了又有何妨,把书里的内容真正的内化到自己身上,书籍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在参加线上读书会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工具书才能指导人们该怎么做。一些小说散文这些可能就没有效果了。结论很明显,我错了。所有的艺术都开源于生活,只要你有心去发掘,任何书本都可以去触动你的内心。
《自由疯长》这本书我第一遍翻阅的时候,真的是没有太多的感觉,可能孩子大了,自己也被折腾的麻木起来。很多生命里的小确幸都发现不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站在上帝视角去审视这些文字,却不曾用妈妈的身份来读。所以我很冷静,当我冷静,我再看到群里大家发表的感动之情时,都怀疑自己了。如果我刚生下第一孩子的时候读这本书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了。但读书会通过的分享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金句分享
书友会中奇妙的碰撞
书友会中奇妙的碰撞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那些在你眼里平淡无常的句子在别人心中就是金句,每个人讨论过后,就又碰撞出了很多不一样的火花。这里特别提到一句:
我是公主,我很勇敢。
这句话很平常,我根本不记得看到过这句话,当同学抛出这句话的什么,我还在纳闷这有什么?可是当她说出背后的理由时候,我不禁也去沉思起来。我也有过公主梦,可是后来生生的成为一个女汉子,我把这个归因于性格的问题。其实就是因为自己对自己要求放低了,总是找出各种借口来为自己的懒埋单。
其他金句就是自带金句光环的,大家都有共同感。并且通过每个人的体会来阐述这句话的深义。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顺势养育自己孩子,关注当下孩子的特征可能就是最好的教养。
书友会中奇妙的碰撞
书友会中奇妙的碰撞
关于这次书友会的火花碰撞,确实让我很惊喜。第一次觉得一本书还可以有这样的无限可能。下次自己再面对书籍的时候会用平常心来看书,会用同理心去感受作者。
一场读书会结束,可是书里蔓延出来的情绪还未结束,通过这样子的讨论,我自己也可以通过他人来反思自己的人生,考虑自己的不足,做好自己好的地方,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