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豆包,即AI视频。
开始只是心血来潮,想着给孙宝做上几条,配上经典的儿童歌曲,美其名曰为“快乐的童年”。
后来做着做着,画风就变了,变成了想一出是一出,按照自己记忆中的画面,了及满足某种怀旧情结。
至今,我也看不下去APP提供的文字教程,就像平时,最排斥电器说明书一样,越看越糊涂,倒不如自己摸索着实操,更直白,更容易记住。
几天下来,对豆包的AI功能,及脾气秉性,有了大致的认识,主要的体会就是:
一,指令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给豆包下指令时,一定要不厌其烦,不厌其唠叨,特别是细节,人物动作服饰,场景道具,凡此种种,都是越具体越好,越细化越好。
也就是说,只有你的指令具体化,细节化了,豆包生成的视频才能更加接近你脑海中的画面。
二,不满意时重做,尽量不修改。
实践证明,豆包的修改能力还是很欠缺的,千万不要听它说的花言巧语,会按照你的要求如何如何完善,因为它没有能力做到,对此我深有体会。
有一次我给它提供了一张乡间小路的图片,要求生成手绘风格,再添加几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三三两两的走在小路上,也就是走在上学的路上。
第一版,豆包生成的视频中有三个女孩,身穿70年代的衣服,肩上背的花布书包也很有年代感。但错就错在容貌上,三个小姑娘竟然都长着一张欧美脸,这哪成啊!
于是又下指令,让豆包重新调整。每次人家都说的很好,一定会这样,一定会那样,可是一遍又一遍的,先后调整了十几遍,越调越糟糕,最后简直就是四不像。而且战线拉的很长,大半天过去了。一条视频都没整明白。
虽然是AI ,但人家还有脾气,估计最后它也改烦了,索性啥也不说了,发过来一串工具的链接,意思是说,这瓷器活俺也干不了了,工具直接奉上,你自己干吧!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这张更不像话了,竟复制成无穷大
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再也不给豆包下修改的指令,就像做衣服,只做新的,不该旧的,行就行,不行再重来。这样摸索着,竟然越来越顺了,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下面的图片都是生成视频前的基础素材,有的是提供给它一张参考图,再加点具体要求生成的,有的完全是唠叨出来的,你想要什么样的画面,就用文字描述下来,还是那句话,越细致越好,越罗嗦越好,这样会让豆包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简书不能上传视频,这些图片也能代表俺们最近跟豆包博弈的大致过程。
一句话,跟AI打交道,需要斗智斗勇,当然,也是其乐无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