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接待了一个朋友,虽然她还不信,但感觉还是很亲切的。我在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不信到信,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接触的人此刻不信,但哪一刻会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非 ·xin ·徒”看成对立面,也不要盲目把“xin· 徒”当成完美的圣 人,放下一切戒备,带着很高的期待,那样,反而绊倒自己。
六号接待了一个朋友,是从单身到已婚生娃后这段时间,仍然保持着联络的。他的原生家庭并不是那么完整,早期也有很多坎坷崎岖,到后来将近知天命的年纪,还是孑然一生。前些年,在环 京买了房 子虽然二三十W并不贵,努把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dai款办了,收fang了,又赶上了 合 tong 不符,ZF 与 kai 发 商不解决问题,不得不走了 fa 律 程 序。说起来,也真的很不容易,若不是信 仰的缘故,我们很难不去悲天悯人的思维看他人。好在有那一位,使得我们带着满心盼望看别人,也看自己。
我们总是停留在一些自我的情绪情感中,通过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调整方向,才能够慢慢成长,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他们生来就承受了很多的不公和委屈,怜悯之心也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特质之一,我们除了安慰他,接待他,陪伴他,给予一些有限的帮助,又能做什么呢?我们一切的“美善”都是从祂而来的。
八号见了一个朋友,算是我的小闺蜜,认识十来年了。从信 yang 方面,她有很多疑惑,也有很多挣扎,可以成为倾听和给予者,能够提供一点点情绪价值,这是我很高兴的,我想,带给别人快乐与安慰,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聊了聊各自生活,工作,家庭,JH,其实每个人都在上演自己的剧本,都在世人面前出演自己的角色,我的目的不是质疑剧本,也不是质疑导演和编剧,而是告诉自己,我的价值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对祂,对我,对别人更好,因为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主角,但我是自己的主角。并且深知自己被爱,就不需要再去辩证自己到底有多被爱了,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