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营大群,有位学员小雨分享了她的《如何高效读书?》心得体会。
其中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如何在18天读完18本书。
关于她如何做到的,我的好奇心爆棚。
2019年,我读了20本书;
2020,完成了30本书。
而今年我立的Flag是读完40+,并将读书效率、读书速度提升。
到现在为止,读书的困惑有:
读了后面的章节,就忘记前面的内容了···
从前往后读,一字一句读,不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
读完后,没多久就还给作者了,吸收率极低····
你是不是拥有同样的困惑?
认真看了几遍小雨的分享。
有收获、有感悟、当然也有疑惑···
分享结束后,冒昧了加了她的微信,针对内心的疑惑,想从她那寻求答案。
和小雨畅聊后,针对如何实现高效阅读,思路慢慢清晰、明朗起来···
以下几点体会最深。
1 明确读书目的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只有学会读书,才能更快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阅读有3大目的:
(1)培养情怀。
(2)获得新知。
(3)提升认知和个人能力,从而改变人生。
不同的阅读目的,则对应着不同阅读方式。
如你想实现1或2目的,你只管逐字逐句阅读就好。
很明显,我的阅读目的在于3。
但如果你的读书目的是3,这个时候你每读一本书,就是为了帮你解决问题的。
比如你脾气不好,老对小孩大呼小叫。如你想控制你的脾气,那推荐你看《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针对你的问题,去书中去寻找答案。
不带着目的去读,你会越读越迷茫,越读越困惑。
2 对书进行分类
《读书的方法》中提到过,书籍大体上分为想象文学,论说类书籍,咨询类书籍,说明规则类书籍,人物传记,工具书,读者要读好书,就要有一双X射线般的眼睛,首先要知道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你需结合你的目的,定位你需读哪种类型的书。
拿我来说,个人偏好读工具类书,通过阅读寻找答案,提升个人能力。
一个小建议,选中你想读的书,在豆瓣阅读查下此书概述、书评、框架及目录,是否仍是你所中意的。如果是,那就开始阅读吧。
3 读核心
不是所有书都适合你去读,每个阶段读书需求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2020年6月,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了,我就很想读专业书,以此来提升我的专业技能。
2020.9月,小孩来自己身边了。发现育儿、与小孩相处有很多困惑,那个时间我就急需寻找育儿书籍来进行阅读。
最近,因想提升个人写作能力,则会侧重阅读可提升写作能力的书籍。
有没有发现,读书我很“功利”。
但我读书有个毛病,读的太细,以致浪费了很多时间。
而时间是没法管理的,每分每秒都在流失,我们真正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注意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一:要事第一。
“要事为先,衡量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后期将结合我的目的及需求,对每本某一部分进行侧重,先读核心,空闲时间再去阅读其他部分。
4 写到最后
借用杨绛先生的一句话: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高效读书····
图源于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