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周,我们又轮流着生病了。
先是喵妹流鼻涕,然后是我紧跟着,接着淘哥也感冒了。然而淘淘病情反而加重更快,一两天体温直超38℃…真令人心碎。还好第一天精神状态不错,但第二天就开始蔫蔫的了…所以担心的情绪总是在心头,特别是随着他一次次咳嗽,一次次揪着心。
但我属于不希望孩子从小用药过度的:也许是自己小的时候就经常因为咳嗽去打点滴,感觉这样对现在的身体反而不好;也许是滥用药的社会新闻有点多,让我对开药总有几分担心过量;也许是闲来无事就爱看些科普文,虽然吸收的不确定准确,但我对用药总多了些提防…当然,我不是反对用药,我也不是那种觉得生病了要死扛的,我只是不希望下手太重,用药过量。
假如家庭成员观点一致,沟通起来总方便些。但是遗憾,我没有遇到。所以,有了故事,也少不了争执。
首先说说我妈妈。以前看过一句话:懂的偏方比李时珍还多…嗯嗯,没错。虽然我很感谢妈妈的关心,但是每次回家都有新偏方、新妙招,而且描述得一次比一次管用…我总觉得招架不住。还会背着我偷偷用,唉,毕竟是自己妈妈…我心里只想说:求放过。
再次,说说黄先森。他也觉得医生、老一辈们说的都有道理,只要有人提出意见,就觉得可以试试。拜托,小孩子又不是试验品好吗?然后就怪我固执己见…不就是看过几篇科普文云云,科普文说的都对吗?
身为母亲真的是蛮难的。其实没有做妈妈以前,我也相信一些:头发要剃光会长更浓密、睫毛、眉毛剪掉会长漂亮…诸如此类的。但是那时信息很单向,传来什么信息就觉得似乎有道理。可是现在信息更开放了,再也不是周边的几个人聚聚就能总结出高度精辟的经验的。查一下互联网,有人这样说,有人那样说,有时其实没有对错,因为大家的角度不同,但你会知道,你原来觉得可信的经验,其实也只是少数人的经验。所以会更想看数据说话,会去寻求觉得更靠谱的信息,那些是归纳了更多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所以,淘哥喵妹生病别人问我怎么处理。我觉得我就是密切观察,高烧第三天看医生,因为他状态不够好了,假如状态好,也许还会推迟去就医。医生说要点滴,但我希望能吃药、雾化再观察一天的时间。然后这一天的治疗,真的就好转了。好万幸!
其实说生病就是打怪升级,我觉得有点道理。生病好像是病菌病毒和自身抵抗力的赛跑,我们能给的帮助还是有限。提抗力好、身体好,才是王道。
然后关于中医、小儿推拿等,我是没什么说的。半信半疑吧~假如淘哥在此期间用中医、用小儿推拿等,也是我就会觉得是这些帮助他恢复健康的。但我都没有做。我知道,他是自身的抵抗力加一些辅助药物好的,无论是中、西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