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学有感(19)2024.10.3《让“教学主张”成为教育生态的

上学有感(19)2024.10.3《让“教学主张”成为教育生态的

作者: 草木小琴 | 来源:发表于2024-10-05 23:40 被阅读0次

让“教学主张”成为教育生态的自然

九月,新网师新卓越课程学习班开学第一个月要共读的书目是余文森教授的《“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9月30日余教授就“教学主张”问题做了一场讲座。读书、听讲座之后对“教学主张”,从知道一个名词到思考一个概念构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撬动。

一、“教学主张”是真正的名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自然产物

读《“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一书的过程,看书名与读书中的“第一编”“第二编”就与作者产生了一种观念抵触的不和谐情绪。这种情绪源自价值取向。

“第一编”讲的是余教授和成教授对待“教学主张”的观点。或许我的认识肤浅,但如果把“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捆绑在一起,所有“术”之根基的“道”在哪里?提炼教学主张就是为了成为名师?而且让人感觉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有自相矛盾之嫌。“提炼教学主张就是引领教师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提炼的三种视角——学科的视角、教育的视角、儿童的视角”虽然指的是提炼教学主张的目的与提炼教学主张的方法,但他们之间已经混淆了“教育”与“教学”所特指的范畴。

“第二编”汇集了几位为了成为“名师”而刻意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的文章。为了名而提炼出的所谓教学主张很生硬。挖空心思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固定在一个名词上,然后再想方设法地把自自然然的教学实践贴上那个起好的名字的标签,到底是为了教师成名还是为了学生成长?应永恒的“本然语文”与林珊的“真善美语文”有什么区别,各自给自己所教的学科起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字有什么意义,林碧珍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这一教学主张的感受是:“什么是教学思想?我知道为教学思想下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都已经是自己的主张了,还觉得给它下个定义很难,岂不是笑话。或许自己浅薄到把握不了文本的用意,但一本书给浅薄人一份明理的启迪不也是应该是作者的用意。

因为笔者认为“名师”之所以名是从经验与经历中实干出来的,而不是用“命名”提炼出来的。“教学主张”是成名后自然而然在再学习、再思考与再实践中得以升华成理性思考之下的理论体系,所以与书中前两编对话时,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教学主张”是真正的名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自然产物,而不是为了成名而刻意起了名字的教学实践。

倒是“第三编”中的      陆军老师“关于“教学即研究”的实践与认识,曹永军老师的“语文,我和你的故事”,周益民老师的“诗化语文”等自然而生动,他们的“教学主张”不仅是自我实践的总结更是对自我再深入实践的方向性指导。给人以启迪、思考和借鉴。

二、“教学主张”应该是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度挖掘和精确概括。

余教授授课过程中,学员佟化玮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校长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余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校长不需要提炼教学主张,校长需要提炼的是办学主张”;我问了一个问题“点燃教育这个概念算不算是一个教学主张?”余教授说,这个可以是;和自己的闺蜜,一位从教40年的特级教师聊天,问道“你的教学主张是什么?”,她说“我的教学主张就是课堂上我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学习的状态。”这三个问题说明什么呢?“教学主张”的提炼到底是为了什么?

余教授在书中说“教学主张”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归纳,即基于实践,为了实践;二是演绎,即继续理论、为了理论。用这两条路径来检验前面的三个问题,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何理解“教学主张”,对实践者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模糊概念。我认为,一是校长即使不代课,也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只有校长有了教学主张才能和教师进行就教学论教育的对话,才能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点燃教育”不应该属于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对学科教学的科学凝炼。“点燃教育”“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教人求真,越做真人”等等,都应属于教育主张。刘祥老师的“三度语文”也不是单纯的教学主张,而是基于语文学科的教育主张。

如果是每个想让自己实现专业成长的老师用有自己的“教学主张”,那一定只有一天路径:就是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度挖掘和精确概括。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不可分割的相互支撑。

三、不要把“教学主张”渲染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和必须

余教授在《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中提到:“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为卓越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可以说,教学主张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培养卓越教师的一把金钥匙”。作为理论研究者,对自己提出观点重要性进行怎样的渲染都不过分,但是,越符合客观才越能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就培养卓越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仅仅帮助他们提炼教学主张,再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成不了一把培养足以让一个老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金钥匙。因为“帮助提炼”这个动因就已经偏离了成长之所以成长的本源。

不要告诉老师,你一定要提炼你的教学主张你才可以成长,而应该告诉他经验于人而言是推助力也是束缚力,你应该走上“三专”学习之路,丰富自己的学识,丰盈自己的生活,转化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突破原有的自己,如此,从优秀走向卓越就是自然而然。至于“教学主张”,它应该像十月怀胎一样,自然而然。

“教学主张”,不刻意,不牵强;“名师成长”需要践行的是:阅读教育经典、进行专业写作的的习惯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学有感(19)2024.10.3《让“教学主张”成为教育生态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zs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