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干啥呢?瞧你好好对别人家的孩子笑吧!你啥时候对我这样笑过?”女儿一边笑一边吃醋地对我说。
“宝儿啊,这是妈妈的工作。等一会儿护航结束了,妈妈去找你,哈,对你笑个够!”我一边说一边对女儿抛出一个飞吻。
女儿见状,带着我的吻,打了一个ok的手势,悄悄地关上了门。
这就是现在我和姑娘的互动模式。
谁能想到,三年前我们家庭里是另外一番景象……
放学回到家,一会儿在客厅坐在沙发上吃点零食,一会儿去卫生间上个厕所,就是不按照老母亲的意愿去书房写作业。开始,老母亲还能心平气和,说过两次之后,见无动于衷,就声音提了一个8度,再之后,就是伸出食指,面目狰狞地河东狮吼,孩子见状,马上腾地站起来,进入书房,啪地一声,关上了房门。开始“假装”写作业……
家里真是每到写作业时,就鸡飞狗跳,上演一出“相爱相杀”的动作片。
谁痛苦谁改变,于是,我学习了简快,学会 了当情绪来临时,怎么处理。
先对自己说:亲生的,亲生的,先处理情 绪,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等情绪过后,再对事件进行处理。
情绪稳定后,真诚和孩子沟通:谁都会有情绪,请允许妈妈有情绪。现在我们都很平和,再来谈谈吧!
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继续往下商量解决方案了。
经过几次这样的处理,发现自己面对孩子时,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再发过火,都能心平气和的去沟通,交流。
愿我们都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导师型父母,引领孩子一路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