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阅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哲理散文单元,训练要点解析:1.对比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2.把握文本的共性和个性。3.朗读的训练。4.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白杨礼赞》:托物言志。豪迈昂扬的情感,细致的描写,多角度地抒情,《散文两篇》议论哲理性散文,情感和理性的统一,朗读中学会思考。《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平淡诗意的语言精练隽永的风格。
语法知识补充: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引入写作训练第七讲:中考作文之语言创新训练。
作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精彩的内容必须要有精美的包装。有文采指的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创新方法:1、锤炼动词、形容词,使语言具有描摹美。
2、变化词序、句式,深化句意,使语言具有意蕴美。
3、巧妙运用修辞格,增强语言的艺术美。
4、活用诗文名句,创造妙语佳句,使语言具有诗意美。
5、运用表达技巧,使语言具有风趣美。
具体训练:点石成金法:学用叠词、雅词、拟声词。
添枝加叶法 巧用修辞法 精心描写法描写即用文字做画,文章中有一两段细致入微的描写,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旁征博引法 章厚实丰满、靓丽俊秀。
变换句式法。
佳句积累:1.他努力向前佝偻着脊背,把残缺深深地深深地藏匿起来。枫叶簌簌落下......
2.我喜欢红彤彤的枫叶旋在风里的静幽,总在晚霞中斜倚树干,挟一片枫叶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脉脉深情。
3.席慕容的诗,多数像一条浅浅的小溪,在鹅卵石上静静地淌过,给人一种悠雅,恬淡的美感。
4.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悠闲;我喜欢“濯清涟而不妖”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 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 的那般祥和。(修改后)
5.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
6.“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7..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考试之中自得其乐也。
8.打开月饼盒一看,……有一种“七星伴月”的月饼盒,孤零零一只月饼,四周是七瓶迷你洋酒,真是“厂家之意不在饼,而在酒也”,用心可谓良苦。
9.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使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没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历程。
作业:1.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