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时差党
【文友说书】鲁秋琴:《少年捕手鲁俊传奇》

【文友说书】鲁秋琴:《少年捕手鲁俊传奇》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01:28 被阅读0次

书籍:《少年捕手:鲁俊传奇》

作者:鲁秋琴,出生于台湾的南京人。 现居美国,“海外华人女作家协会”会员。自小喜欢听各种故事,也热衷于说故事,不停寻求各种方式和腔调,更喜欢在旅途上收集各种不同的传说和奇观。坚持相信“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刻在心版上的时光”。

说书人:林丽雪,现居美国,海外华人女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科罗拉多东方语文学系客座讲席以及南卡哥伦比亚Richland Library 分馆长等职。 退休后自诩为文化草根大使,极力推广“东方美学”教育与多元文化意识。


秋琴与我,完全是“以文会友”的交谊。2020 到 2022 年间,我有幸担任“海外华人女作家协会”的会员资格评审委员之一。那三年里我们一共评审、吸收了21 位新会员。,秋琴的文稿是在很尾声的时候才送进来的。我当时一看就非常欣赏她的文笔,赶紧吸收入会。

今天首先我要讲的是,秋琴这本《少年捕手》,是一篇很好的报告文学。 我们都知道,报告文学不同于报道新闻。报告文学一定要有报道者的某些主观判断,意识乃至参与在里面,不能够太过主观,但也不能纯粹只是在叙述一个事件。秋琴在这点上掌握得很好。有感情,但不滥情;有崇拜敬爱,但不夸张杜撰。

 其实,报告文学不是那么容易写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报告文学的研讨会,主要就在讨论报告文学的作者究竟能不能有个人的主观意识在里头。我个人认为只要称为“文学”,就应该要有一些主观的东⻄,如果你完全是客观地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我想是很难被归为“文学”的,只能算是“新闻”。秋琴这部作品,无疑是报告文学的佳作,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本书的上篇是专注地在写鲁俊的很多行谊事迹,他的各个建树案例跟当时社会各界的合作脉络清晰可见,像蒋经国、周百炼,甚至侯友谊等人,都跟鲁俊组长有一些互动。这些我相信都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优质的家族史。 秋琴写他的父亲,用的大多是第一手资料。她从祖父鲁掌柜跟曾祖母怎么联手抚养最年轻的孝子鲁俊,即她的父亲开始写起,谈及父亲从小两度割肉疗亲的孝行;然后随服务机关仓促赴台,没能带上长辈同行。这些际遇为鲁俊留下一生憾恨,但他后来却能效法「天伦歌」中所吟唱的那样,从悽苦无依的自怨自艾,转化为豪气万千的宇宙大同的情怀。

秋琴把很多对父亲的感怀文字都汇集到中篇部分,在情感的拿捏上非常精准。 关于家族史,最近这20 年来,我觉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䋿是张邦梅的「小脚与⻄服(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写的是徐志摩弃妇张幼仪的故事。这个传记不止为张幼仪的一生彻底翻版,同时也让大家对徐志摩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我读那本传记的当下,是非常义愤填膺的,对心目中的偶像徐志摩有一番非常不满的情绪。可是过了几年以后,重新考量那个时代是一个自由跟传统的思潮尖锐冲击的时代。我反而觉得徐志摩其实也是一个时代思潮的受害者。为此我着实经历了一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现象。此外,我还要特别在这里提一下,我在图书馆任职的时候,曾经发起一个「Let's

write a story」英文写作班。 节目内容是请大家写自己的家族故事。参与者都不是作家,只是一般读者。写完以后拿到班上来分享,大家互相点评与鼓励,这个节目进行的得非常好。由于秋琴这个作品,让我回忆起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关于叙事方面,秋琴很有特色。 我要简单的说,就是在上篇集中火力,从理念、行动跟形象三方面来描写父亲。她的文笔简洁,而且以很明快的节奏推动故事情节,很符合故事主角的行事风格。你可以想象一个警察,面对这么多复杂的青少年问题,几乎每一秒钟都要做前途安危、生死攸关的决定。所以鲁组长的行事步调是非常快捷的。秋琴在写这些故事时,行文节奏也自然变得很明快。我自己在阅读时,好像也血脉贲张起来,一直等待着下一章的惊奇。这是她运笔很成功的地方。最后她又以受惠者跟共事者的回忆来印证父亲的铁汉柔情,进而泽被青少年,父母跟社會的各種情实。总之,这本书有作者个人的观察,还有其他人的补述,以充分的条件来证明作者所言都是可靠的事实。

至于她怎么样从理念,行动跟形象描写父亲?(一)理念方面,他的一贯理念最重要就是「少年宜教不宜罚,给予重生机会,并不留下任何恶行的蛛丝马迹“。(二)行动方面,他是「金刚手段,菩萨心肠」,就像刚刚秋琴说的,父亲的心是很柔软的,常常会为孩子(不管是自家的或别家的)哭泣。他更开设励志班,安排转学,重新定位这些不良少年的人生。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种智慧、爱心跟勇气。每当两个帮派大决斗的时候,他总是跳进去,什么武器都不带,就站在两个帮派的正中间说:「你们要上的话,就先跟我吧。」结果大家都怕得不得了,以为他有跆拳道多少段,武术高强。他的武功到底有多强,其实没人知道,不过他那个气势已经把所有的青少年都镇住了。(三)至于形象呢,我觉得秋琴描写的非常成功,她用「山东美男子」与「南京大萝卜」两个词,生动地勾勒了父亲形象。在她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山东美男子」,彪形大汉,豪气干云,气派非凡。秋琴说父亲自称“南京大萝卜”,这个形象当然也非常朴实,肥肥墩墩的,站在那边挺得笔直。可是当我知道“南京大萝卜”的典故时,我觉得鲁组长也许还有更深一层的表达。

据闻乾隆皇帝南下,看到扬州的萝卜很瘦小,就觉得扬州好穷,应给予减税优惠。 后来到了南京,看到南京的萝卜又大又肥,人⺠必定富裕。于是就多扣税收,以补扬州税收之不足。鲁组长戏称自己是“南京大萝卜”,与他不计较金钱,不介意吃亏显然相符。这点不知道秋琴家人是否认同?这里我特别要读一段秋琴描述父亲形象的文字。她说:

“少年组的组长不能是那种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也不能斯文多礼。他平头,虎背熊腰,身高正好足够将他一双犀利的眼光穿透人心。少年人怕他,却总是得依赖他,脱离昏天暗地的过往。他那一双温暖而厚䋿的手掌,像是如来佛的芭蕉扇,扇着,扇着,就越过了火焰山……”

这段描述里的比喻与形容,都非常触动人心,也恰到好处。你想象他那个厚实的手掌,就像芭蕉扇,挥动一下就能带着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越过如火焰山般的凶险路段。而且更最重要的是,他不让青少年的数据存入法院档案,所以他们后来要出国前或创业起步之际,他会把数据原封不动的还给本人,由他们自己决定怎么处理。目的在强调少年组并未向法院提告,他们的一生到目前为止还是清白的。这是非常体贴的啊!

说个题外话,我曾在图书馆担任主管,每当必须解雇不适任员工时,人事室会尽量情理法兼顾,给员工一个主动辞职的机会,以免留下曾被解雇的不良纪录。秋琴写这一段时,我觉得他对父亲的观察实在是深探内心,再将这分爱心透过文字传递给读者。

秋琴的抒情写意也是很有特色的。 比如新年的时候,父亲都在跪拜祖先之际,嚎啕大哭。泪水里尽是亲情与乡情,非常感人。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栏杆拍遍》这篇,我的确感受到病弱体虚,无法言语的鲁组长那种“英雄气短”的无奈情怀,读到这段时,不由得为之落泪。最后一篇《庚子驿站》收集好几篇杂文,写秋琴跟异地亲友之间的交流,包括与名作家喻丽清的友谊,都充分显露她抒情写意的文学才华,这个我不必多说,大家一看就能知道了。

最后,我非常恭喜秋琴为父亲所写的这本传记,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肯定。 秋琴,加油!

相关文章

  • 梦想,带我飞吧

    梦想,带我飞吧 -----《鲁迪传奇》观后感 不同于一般的传奇故事,《鲁迪传奇》是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电影。鲁迪是美...

  • 2018-08-24

    淡淡留香鲁俊华的隶书 鲁俊华主攻汉隶精品《史晨碑》及《曹全碑》,其结体秀丽飘逸,用笔沉着。

  • 水老师故事||鲁小南访谈录

    点击蓝色按钮,欢迎欣赏到文友鲁小南诗的完美:鲁小南 (一)要加前缀的鲁小南 —南,你好! —请加上前缀。 —小南,...

  • 2018-08-27

    淡淡留香鲁俊华的隶书 (二) 鲁俊华主攻汉隶精品《史晨碑》及《曹全碑》,其结体秀丽飘逸,用笔沉着。

  • 鲁俊往事·序

    ……我是鲁俊的灵魂,所以他的往事那必须得由我写序。 “你闻上去很甜,像月桂,笑容也湿润,是我北方小别墅五岁的小童年...

  • 鲁俊往事·小城

    小城里没有哥本哈根的童话 没有暴风城的魔幻气息 没有普罗旺斯的一片紫色薰衣草 小城很普通 曲曲折折的街街巷巷 是夜...

  • 2018-08-24

    淡淡留香鲁俊华的颜体楷书(二) 淡淡留香鲁俊华主攻,颜真卿的楷书《麻姑仙壇记》,其用笔沉着,结体紧结。

  • 赴瑞霞山一年咏叹

    鲁子 瑞霞山下少年生, 子吟声中话爱仁。 孔孟欲育山河俊, 箫笛声声铸师魂。

  • 甘肃文友鲁天庆

    他在甘肃,我在北京,彼此的空间距离是2000多公里;他1940年生,我1971年生,彼此的年龄相差3...

  • 2017-05-18

    有这样的说法,琵琶者,鲁特琴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友说书】鲁秋琴:《少年捕手鲁俊传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g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