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大脑意识想法,当识生出来的时候,譬如我们现在晓得心意识,什么东西才看得到?南怀瑾师让我们体会一下,有一样东西,没有现象,没有看到,但是有相对的作用,这在唯识学叫“无色有对”。
他说:我们意识、第六意识这个思想无色,看不见。这个思想是什么?“有对”,可以有相对作用。我们知道自己在思想,我们只知道第六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定力功夫不够体会不出来。
但是意识境界我们心理思想,譬如说大家是在家里,要跟某人联系,先不要打电话,自己心里打坐一想:某你来吧!他那里并不能接得到,有没有感应呢?定力很高了以后,他那里有感应;可是感应得不是像电话那么清楚,我们打电话有时候还听错了呢!
他有一种感应,他忽然念头刚刚会想到,譬如说:哎呀,好像老师那儿好久没有去了,我要去看看老师了吧!唉,现在没有空。其实在想嘛,它有勾动的作用、有这个线路作用;但是不是亲所缘。为什么呢?谓识生起的时候,无实作用,无实在的,起不了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不像我们手里拿茶杯,茶杯就端起来。
这一段要特别注意哦!尤其是作功夫的人。“日等舒光,亲照外境。”如像太阳一出来,整个的山河大地,这光明出来统统照见了。可是我们意识起来,我们心里像想起一个光明照见大家。譬如说功夫好定力很高的人,在这里打坐修道,要放一个光,照见大地众生,无病无痛,没有衣服穿的不要凉着等等,你在那里发疯空想了一阵可以,别人冷的还是牙齿发抖耶!就是说你识所生的不像那个样子。
“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意识一动,像镜子一样,镜子里头有别人的现象进来,一照人有我们人的影像,似外境现,镜子里头那个我是什么样子?是真的我吗?当然不是。
大家都知道那是我的影子,而且那个影子还不真的,我们的光线角度照进来,我们看镜子里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真的面孔。所以我们人活了一辈子,自己面孔什么样子没有看到过。不要以为镜子里头看过,焦点不同的。
所以镜子里头的这些外相,好像外面境界呈现了,镜子里看到,不是真的原样子,真的样子没有看到过。所以名了他心,名称上说,你的心理我了解了。“非亲能了”,不是真的,不是亲因缘所能了的。
“亲所了者,谓自所变。”如果能够真证得亲因缘,心能够了,就是由八识起。七识能变变出来,七、八、第六意识自己的用,自己心里这些作用、八识作用。亲因缘,自己的能变所变的。所以《解深密经》上说:“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一切都是唯心造的,一切都是唯识所生,没有说另外一个办法;心外无法,除了心以外,没有法。
我们修一切的法,不管什么宗,都是唯心自修!本来就是此心,此心我们本来在这里头。“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比如说自己与某人有感应似的,觉着他生病了,赶快去看他,结果他真的在生病,似外境起,似彼相现。只有这么一个现象出现,是虚幻的,还不是真实。名取彼物,好像拿到一个东西。
这讲什么呢?我们在这个里头晓得一个道理。有些人打坐坐得好,尤其是道家出阴神、出阳神,自己觉得真到某世界去了,那是定境界,也如镜中像,那是阴神。一切境界,善境界坏境界,心物一元题,也是心意识作用。
我们有许多修定的人,在境界里自己不知道唯识道理,把相似的境界当成神通,当成感应,全错了!就是自己唯心捣鬼了。“如缘他心,色等亦尔。”我们要攀缘别人心理,自己与他人之间,这心理攀缘同这个色法一样,只有影像,而不能拿到真实。这是侧重于第六意识意识所生的这些境界!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正能量,智慧识人性!相遇皆有缘,生命大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