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7-25 22:47 被阅读0次

老聃曾对自己也对人们提问道:“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人心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做到了将它洗涤干净,无一点瑕疵了吗?

他强调,人的认识也应当以清静无为为前提,首先须去除一切杂染。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任凭万物并起,纷繁往复,我自静观不动,以自然之常心追随自然之常道。平心静气,顺其自然,不执著于自我,自然就会获得智慧、进步和成功:“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因此,认识的自然无为意味着排除一切主观、人为的影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他提出了一条重要的认识原则:“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庄周同样也鄙弃学习和认识中的主观、矫饰,提出“虚而待物”的“心斋”主张。庄周所谓的“心斋”,并非要弃置心、耳,而是如气柔弱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究其实,庄周要求在学习中能够抛弃任何主观成见。

庄周指出,人们在学习中常常难以避免主观成见的左右,好“随其成心而师之”,因此总是只见到事物之一面,这种“囿于物”的主观片面的“成心”,乃是因其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使然。

他说:人们的学习如要把握住“道”,必须先破除“一曲”之蔽,广博地察物,客观地求知,全面地看问题。庄周的这一见解与荀况批评认识的“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颇为相似,而其“虚者,心斋也”与荀况的“虚一而静”也颇为相通。

《庄子·天下》与《荀子·非十二子》都是全面评点当时各家学派之短长,指出诸子百家“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的现象,倡导一种全面的思想方法的教育。诸子百家论辩每至互不相容的地步,而庄周却承认“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事实上,他批评儒家,却也称道孔丘为“圣人”,对其治学方法与态度颇有赞意;他批评墨学,却也承认“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充分表现了其在学习问题上的包容和兼取态度。

相关文章

  • “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老聃曾对自己也对人们提问道:“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人心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做到了将它洗涤干净,无一点瑕疵了吗? 他...

  • 涤除玄览

    玄览,也做玄鉴,指直觉对心智进行深入的关照。 这是一个见功夫的活儿,尤其是随岁月静好,就沉积越深。 ...

  • 虚而待物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

  • 《老子》句摘及体悟之一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玄览...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在回广州的飞机腾空到一万米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 Fiat Lux, Let the...

  • 涤除玄览 能无疵乎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雷阵雨 读经人员:杨丽霞(家长) 累积时间:百日挑战 第30天 今日时长:约90分钟...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原文句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古文今译: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我的理解: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照镜子的...

  • 2020-04-09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时时处处洗涤孩子的心灵 阅读提示:老子曰:“涤除玄鉴览,能无疵乎?”“涤除”,也就是洗净人内...

  • 道德经喜欢句子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035河上公《道德经》解读:涤除玄览篇 人无法摆脱“自我意识”对

    涤除玄览, 河上: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 原成:玄览,照见万物变化之镜也。 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rv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