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变通
曾国藩在开始为官时,凭着一腔热血,想努力做好工作,为国家多做一些实事,多做一些可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大事。他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些庸庸无为,贪污腐化的人和事,直接上书皇帝,历数官场中的种种陋习,并点名批评某些官员,为此开罪了一些权贵,得罪了一些朋友。
在湖南做官时,曾国藩以严厉著称,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得罪了诸多的大小官吏。权力是封建官员们的眼珠,是官员们的生命,是官员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官员们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得到他人尊敬、巴结、攀附的唯一资本。他的霹雳手段,无异于砸了人家的饭碗,抢了人家的粮草,成为当地大小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遭人记恨,惹人反感,在工作中处处被动,处处受到阻挠,还有人上书给皇帝,说他曾国藩飞扬跋扈难当大任,由此曾国藩遭遇解除官职的厄运。
回乡后的曾国藩,在经历过痛定思痛后,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太过强势,把人家逼上绝境的同时,也把自己逼上了绝境。曾国藩开始改变自己,学会变通,学会弯腰,学会与现实社会中的某些陋习妥协,学会和光同尘。
重新出来工作的曾国藩,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亲自给湖南当地大小官吏写了一封信,以非常谦恭的语气,乞惠“指针”,并拜遍大小衙门,表达大家同为朝廷效力,因自己本人能力不足,还需要大家在工作上多给予帮衬等。从此,曾国藩在工作中顺利许多,并很快得到晋升。
变通是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当自己的主张与别人产生分歧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懂得灵活变通,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才能与他人更好地交流沟通,与他人更好地协同工作。
人,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群体中的一员,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与他人相互协作共同生存,这是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