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背后,我们都是一个敏感容易受伤的小孩
昨晚和女儿去商场,女儿各自看好一件衣服。大女儿看中的是连衣裙,小女儿喜欢的是一件风衣。因为价格有些高,女儿决定先从网上看看价格,发现网上旗舰店价格相同。
晚餐时,告诉女儿,晚饭后去商场买回昨晚看中的衣服。
大女儿说“价格有些高,要不不买了。”
小女儿则说“我不买了。早知道你不买,我早从网上买,省得过年没新衣服穿。”
“你现在可以买,如果你不喜欢那件,今晚可以去另一家商场看看。”
看小女儿不想买了,大女儿便说“我不要了。”
告诉大女儿,“你先买上,她现在可以买,如果她不买,春节后给她买。”
“哼!”小女儿哼了声。
“你哼什么呢?”我问,“谁也没哼。”小女儿答。
“如果你想买,你可以如实地说‘我想买’”。我说。
“可我就是不想买。”小女儿说。
看着小女儿有些烦躁的样子,我竟然没有烦躁,看到自己的表现,不禁微笑起来,为自己点赞。
小女儿从手机上看到螺蛳粉,便提议和大女儿买好裙子后去吃,因为她晚饭没吃什么。同意。小女儿一脸兴奋,因为可以吃到螺蛳粉。
和大女儿买完衣服,路过一家女儿经常买衣服的店铺,小女儿提议进去看看。女老板很会穿衣搭配,给小女儿配了一身,小女儿喜欢地很,买下。
吃螺蛳粉的时候,询问小女儿,她是不是想买昨晚看好的风衣。小女儿说她真不想买那件风衣了,但感觉大女儿花那么多钱买衣服,心里有点不舒服。“你可以表达你的想法。”我说。
以往当小女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发脾气时,我顿时烦躁,以情绪对情绪,沟通效果极差。当我和烦躁握手言和,当小女儿烦躁时,我能够做到不指责,并且平和相待。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做到温和以待。
与他人发生争执时,首先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和自己的情绪和解,之后才能看到情绪背后的他人。
情绪背后,我们都是一个敏感容易受伤的小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