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二章,关于教育的节奏,关于智力发展的节奏。确实耳目一新!
怀特海将智力发展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循环反复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为浪漫期,第二个阶段为精确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综合阶段。
他认为小学阶段基本处于浪漫阶段。(8-12岁)在这个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对于孩子来说,世界新奇而生动,包含着种种未经探索的可能联系,孩子们好像懵懵懂懂地面对若隐若现的大量内容,不知所措却又兴奋异常。很多东西涌入孩子的生活,激发他的感情,刺激他的鉴赏力,激励他去做相似的活动。最具有塑造阶段,是黄金时期,如果被填鸭式的教育填满就太悲哀了。想想我们现在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们,他们浪漫吗?他们有探索的机会吗?只是有写不完的作业,而且那些作业都是些机械地重复的,浪费了太多时间。经常听有的妈妈孩子写作业写到11点。作者所谓的浪漫阶段,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应该是快乐轻松的,在玩耍中学习,不应该有太大的压力。他可以去尝试,去探索。虽然提高书写,拼写和计算能力,是属于精确阶段的内容,但这些东西在性质上是支离破碎的。更为重要的是浪漫阶段,才能把孩子推向精神世界的生活。
第二阶段,进入精确阶段。这个阶段代表知识的积累。在这个阶段,学生要一点一点地接受一些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在精确阶段,需要条理化,系统化。需要对浪漫阶段接触的一些事实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前期的浪漫阶段,精确阶段是不会有结果的。浪漫阶段对事实是广泛且模糊认识。而精确阶段却强调准备性,系统性。(12-15岁左右),这个阶段语言的学习处于精确阶段,而科学的学习却属于浪漫阶段。
第三阶段,综合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增加了分类概念和有关技能之后又重回浪漫。这是精确阶段的目的。也是最后的成功。到15岁左右,语言进入综合阶段,科学进入精确阶段。这个时期非常短,大概1年左右。16岁左右,正好初中毕业。
16岁以后,进入高中,就意味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文科学生的科学进入到综合阶段。而关于语言,文学,历史的学习新循环又开始了。理科生的精确阶段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在这期间,会对更广泛的科学概念不断加深理解。
综上所述,浪漫阶段覆盖了儿童前十二年的学习生活,精确阶段包含了整个中等教育的整个学校教育,综合运用阶段是从少年迈向成人的阶段。对于高中毕业继续深造的,大学教育相当于很重要的综合运用阶段,综合运用的精神和理念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者说,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
智力发展的过程是有节奏的。人与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节奏。老师对待学生,父母对于孩子, 一定要把他们看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会有花期,让我们耐心,静等花开。教育不是消除差异性,而是尊重差异性。
(有一位老师的读书笔记,我觉得这个例子举得非常好。也是对作者思想的一种思考。
以写作教学为例,在小学阶段是自由写作为主,不指导,把握大量丰富的材料即可。精确的教孩子的写作技法是规范程序化,没有大量丰富的表达,只有一个空洞的大脑写出来的文章满满都是套路,千篇一律。写作是对思想的加工,需要孩子写的热情,无需规矩。中学后,进入精确期,需要写作训练,要对潜意识的素材进行综合加工;在高中后,学生会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就是综合阶段。
作者:好山家门前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a6c8b592d6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