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除了教一年级的语文之外,还要教一年级的美术和二年级的音乐。
一开始我着实有点压力山大,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艺术老师,担心教不好。结果半个学期下来,我惊喜地发现,美术课和音乐课居然成了我的解压课,上起来比语文课开心多了。
回忆了一下,我发现自己还真的教了不少内容。除了课本上的,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
比如美术课教线条,我就找了一幅山水简笔画,还带着大家把跟语文书上的插图画了个七七八八,比如小青蛙、小公鸡和小鸭子、端午粽、荷花与荷叶……一边画画一边复习课文,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再比如音乐课,除了书上的《卖报歌》《吉祥三宝》《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也加了不少内容。
开学时电影《哪吒2》大火,主题曲大家差不多都会唱了,我就教了我童年时的动画片《哪吒》里的《是他》;教队歌的时候跟着复习了一下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清明节前夕,我带着大家唱了《清明》;马上过劳动节了,我赶紧教了《劳动的意义》……
我自己本来就喜欢画画,每次上美术课都特别开心。我不是很喜欢唱歌,但因为要教音乐,每天都会去搜适合小学生学的歌,有些歌听着真的挺治愈的,还跟着学了不少歌。
孩子们应该也挺喜欢的吧,一年级的孩子总是追着我问什么时候上美术课、忘记带水彩笔了可不可以跟同学借。
二年级那个班的孩子更是每次都会用欢呼声迎接我:“音乐老师来啦,快坐好!”偶尔在校园里相遇,他们也会兴奋地大喊:“音乐老师好!”还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会跑到我办公室的窗边跟我打招呼。
每次上美术课和音乐课我的心情都是特别轻松的,反倒是语文课,每次上课之前都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满脸严肃地走进教室。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我之前的想法是语文课一节课的知识点太多了,总是担心上不完,自然没办法轻松起来。而美术课和音乐课就不一样了,一节课只要完成一个教学目标,美术课画好一幅画,音乐课唱好一首歌,时间绰绰有余。
不过感觉原因不止如此。后来和同事聊天,跟她说起我的这个困惑,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因为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啊!
我一下子恍然大悟。确实啊,语文课上一篇课文十来个二类生字必须每个字都会认、还要把拼音写对,一类生字必须每个字都会写,横平竖直要写好,笔画顺序不能错,仿写句式也不能忽视,但美术课和音乐课呢?
你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没关系呀,有自己的想法是值得被鼓励的,我喜欢你的创意!
你唱的跑调了?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喜欢唱,就可以大声唱,实在唱不好,能够欣赏音乐的美也是很棒的!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而当没有期望的时候,生活反而处处是惊喜。
上美术课和音乐课时,我会发自内心地为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感到快乐。
而上语文课时,我却总因为他们的错误而感到愤怒,为什么这个字又写错了?明明重点强调过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还是不会写?不行了,光是想想我都觉得心累。
写到这里,我突然在想,如果我用上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心态去上语文课,语文课是否也会变得像艺术课那样轻松?
可是不行啊,我压根就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它们怎么可能可以一样上呢?稍微教得慢一点语文就教不完啊,稍微要求松一点作业就看不下去啊!
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太焦虑了吧。好好修炼,如果有一天上语文课能拥有上艺术课的松弛感,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