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朋友喜欢红烧肉,而我,不光喜欢吃红烧肉,还喜欢做红烧肉,而且应该是我最拿手的一道菜了。碰到周末空下来,或者出差之前,都会做上一份红烧肉,留给闺女慢慢吃两天。去朋友家里,偶尔也会露一手,做上一份红烧肉。
精致红烧肉
红烧肉,对于我,是儿时的美好记忆,青年时的自我励志,更是现今中年时期的情感互动。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能吃肉是最开心的事情了。平时家里基本很少买肉,要等到过节或者家里有祭祀活动,母亲才会去镇上斩上几块钱肉,所以兄妹几个都盼着这样的日子。
小时候,两个场景一直记忆犹新,每每想起,自己都会觉得很好笑。隔壁邻居是一对年迈的爷爷奶奶,那时候看他们餐桌几乎天天都有红烧肉,惹得我经常会偷偷咽口水。每次做饭,老两口都会把肉放在饭锅里顺带炖(蒸)一下,然后端到桌子上,吃不完,下一顿继续这样。只见那肉碗里的油是越炖越多,就是不见碗里的肉变少。那个时候不懂,以为他们天天有肉,现在一想,其实是年纪大了根本吃不下肉,所以一碗红烧肉能够吃上半个多月。另一件事,小时候因为很少吃肉,所以家里桌上一有肉,几个小孩就抢着吃,而且好像永远吃不怕。有一次,有邻居给我爸妈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哪天给这三个小孩多买点肉,让他们使劲吃,吃到怕为止,以后他们就不会再馋肉了。这一天还真的来了,老爸买了好多肉,而且切了大块的炖,一块至少有一两多。那天吃肉的时候,家里围了好多邻居,他们看我们三个小孩一起吃肉。印象中,我吃了有将近三块,当时真的是腻得再也吃不下了。大人们还起哄,让我们继续吃,直到真的吃不下,哪怕一小口。那些邻居窃窃私语,都说这几个小孩应该再也不喜欢吃肉了。当时我也这么觉得,可过了不到一个礼拜,桌上再次有肉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照样吃得很欢,一点没有厌恶的样子。这次实验,以大人们失败告终。
这儿时幸福美好的记忆,想起来也是美美的。由此也落下了喜欢吃肉,无肉不欢的癖好。
刚刚工作的那几年,收入很一般,一个人租人家的小房子住,勉强还能放下一台液化气灶。农村长大的孩子,无师自通的做饭做菜技能,那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头几年,在陌生的城市里干销售,出业绩也不是很容易,所以每次有开单,就会自己去菜市场买上一块肉,回到宿舍做上一份红烧肉,以此来犒劳自己。一碗自己做的红烧肉,配上一碗白米饭,看着桌边自己刚刚签完的单子,吃着都能笑出声来。所以,那个时候红烧肉就成了我的励志项目。红烧肉,既是对自己奖励,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而如今,人到中年,红烧肉变成了我联络感情的纽带。
由于我经常做红烧肉,尤其这几年,技艺日趋进步,味道也越来越好,而且每次还会琢磨点新的改进技艺。我喜欢吃肉,所以女儿也被带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我做的红烧肉。我在厨房下厨,肉香飘到她的书房,都会把她吸引过来。每次红烧肉上桌,最期待的就是她的品尝和评价。不知道,以后在她的作文里会不会有我的红烧肉。
自认为红烧肉的技术还可以,所以经常也会在朋友的家里露一手。最远的是2014年去美国,朋友要请我在外面吃饭,我说不如买点菜,去家里自己烹饪。我知道,漂泊在外,最思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而由中国人来烹饪中国菜那更是机会难得。由于猪肉原材料,加上各种调料的差异,要做出属于我的真实水平,确实挑战不小。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我的水平,我自己打分也就70分,但对于出国几年的朋友来说,几乎就是绝佳的美味了。第二天,朋友把余下的部分带去了公司,与其他华人朋友分享,同样获得一致好评。我想,这份红烧肉除了本身的味道之外,里面更有浓浓的乡情和友情。
原来一份红烧肉,可以被赋予这么多不同的含义。
不记得跟哪位朋友说过的,可以搞一个红烧肉主题的聚餐,各自烹饪,一起品尝,很期待有那么一天。
最后附上一个视频,来听听老外对红烧肉的讴歌。
2019年12月27日
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