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论语
《论语》雍也篇6—5

《论语》雍也篇6—5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19:23 被阅读8次

6.6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驿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仲弓说;二是孔子对第三者议论仲弓,今从前说。

②犁牛.耕牛。骅(xrn)且角: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驿,红色。

【翻译】

孔子对仲弓说:“耕牛生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两角整齐,虽然不想用来当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解读】

英雄不问出身

据记载,冉雍的父亲出身卑微且品行不端,但是冉雍却未受其影响且很有修养,孔子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由此也能看出,孔子态度开明,观点非常明确,他觉得只要是人才,就不应太在意他人的出身。无论贫富无论贵贱,人人都可成为英才。也就是说,即便一个人出身低微,只要他自己肯去努力,也应该受到重用。不过,话虽这样说,英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而且,一个人只有成为英雄,才会有人想知道你的出处,若无英雄之才,就很难有英雄之名的,到那时问不问出处也就无所谓了。

因此,英雄不问出身这句话,只有放在真正的英雄身上才会有些意义。唐朝大将薛仁贵是绛州龙门(现山西河津)人,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之家,他在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红光满室'之类的异征,一切都显得过于平凡。新、旧唐书的传记上,对其出身也就只有“少贫贱,以田为业'等字而已。但是,他自己没有自暴自弃,唐太宗也没有在意他的出身,而是信用有加。最终,薛仁贵创造出非凡成就,为大唐王朝的繁盛立下殊勋。它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回报了慧眼识珠者。

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造化弄人。其实,造化有些时候就喜欢将自己的“宠儿''放在不起眼的人群当中,让他们操着卑微的职业,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等到他们慢慢地成长起来,并学到足够的技能以后,就会让他们一飞冲天,向世人展现出其罐眼的光彩。在他们看来,出身不好并不代表着不幸,也许早年的逆境只是为了磨砺自己。

只要肯动脑筋、勇于探索、不断追求上进,普通人也能成为英雄。千万不能为自己卑微的出身而否定自己的智慧,更不要因为他人的歧视就让自己消沉下去,因为这是庸人的选择。真正的英雄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的,他们常把自己高贵的灵魂藏在卑贱的肉体之中,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当时机来临时,这些貌似平凡的人,将会成为不朽的存在。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6—5

    6.6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驿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对...

  • 《论语》雍也篇6

    【原文】 子谓仲弓①,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②,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①子谓仲弓: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

  • 《论语》雍也篇5

    【原文】 原思为之宰①,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②!” 【注释】 ①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孔...

  • 《论语》雍也篇6—6

    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翻译】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

  • 《论语》雍也篇6—9

    6.9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

  • 《论语》雍也篇6—3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

  • 《论语》雍也篇6——4

    6.4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之釜③。"请益,曰:.与之庾④。''冉子与之粟五秉⑤。子曰.“赤...

  • 《论语》雍也篇6—15

    6.15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①,而有宋朝之美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①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

  • 《论语》雍也篇6—18

    6.18子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①。” 【注释】 ①罔:诬罔不直的人 【翻译】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

  • 《论语》雍也篇6—20

    【原文】 6.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①语(yù):告诉,讲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ze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