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出生记--懵懂无知,有惊无险
第一次当妈妈,不懂就乖乖听医生的
大宝没出生前,我就给它想好了名字--晨曦,不管男孩女孩都叫“曦曦”,无锡话和普通话发音一样,不为难普通话不标准的父母。
刚得知怀孕的时候,我的口味就变了,特别爱吃酸的,就买了好多蜜饯。也是因为怀孕,我才知道有酸枣糕这样的东西,酸酸甜甜,刚好满足我的需要。
第一次怀孕,完全没有经验,连生过两次的老妈也没能给予一些专业的指导。毕竟老妈那会连妇产科都还不普及,国家都在抓“计划生育”,多生都是要罚款的,哪来那么一套详细产检流程和生产流程。由老妈的口述都是她的感觉和记忆。
当时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只知道肚子一直痛,就去医院保胎了,坐着轮椅办好住院手续,终日在病床上躺着挂水,那点滴是真慢,一挂就得6、7个小时。医生让我数胎动,其实到现在我还是搞不清这胎动怎么数,反正孩子都生下来了。
在医院住,哪里能休息的好,隔壁床男人的呼噜声,一浪接一浪。等肚子稍微好些,我就要求出院了。住院和在家休养的这段时间,多亏了老妈悉心照顾。比起老妈,我算是娇气的了。但哪有母亲不心疼孩子的,看我怀孕受罪,老妈心里也难受。
孕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助于生产
假期结束,身体也恢复也差不多了,我就回去上班了。和以前一样忙碌,和其他同事做一样的活,没有因为大肚子而偷懒。那时还没有车,下了班我就自己走回去,半个小时路程,犯懒的时候我就坐公交。却从来没有遇到主动给我让座的人。站着就站着吧,反正一会儿就下车了。
走到离家附近的超市买些菜,刚好老公回来,他做饭,我洗碗。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后来洗碗擦台面的时候我得踮起脚尖,把肚子搁在台面上,不然肚子刚好顶着台面。
后期,孩子在肚子里的运动让我尤为紧张,动得太厉害吧,怕脐带绕颈,不动吧,怕会不会胎死腹中。产前检查的频率从几个星期一次到每个星期都要去报到。倒不是嫌在医院来回奔波麻烦,而是有的检查不理想就得重新做,比如B超和胎心监护,这两项检查最耗时间。
关于测男女,虽说现在B超看得很清楚,但是医院有规定,医生不能告诉孕妇和家属。而且孩子不到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男孩女孩都是未知数。所谓眼见为实。
见红了,离生还早呢
孩子在肚子里足月后,就要等待随时可能生产。我心里盘算着过了端午请假,这样我可以多休息三天。人算不如天算。端午前我就见红了,27日凌晨3点,那心情激动的和当时拿着验孕棒得知自己怀孕了一样兴奋。当时我感觉像姨妈来了,短裤上湿湿的,跑去厕所一看,流血了。我的孩子要准备出来和我见面了。十月怀胎,其实等了差不多九个月。
我没有马上告诉老公,一个人跑出房间整理待产包。一边整理一边抑制不住地激动,宝宝会是什么样子。等我整理完,天已经微微发亮,我做了早饭,吃好了去叫老公,他还迷迷糊糊的,估计他连啥叫见红还没明白呢。
老公送我去单位。因为柜台工作,没请假前我还是得正常上班,不过单位同事已经对我特别照顾了,让我去客户不多的VIP室。这一天人也确实不多,我坐着,摸着我圆滚滚的肚子,有一些隐隐的痛,我知道那是宫缩,但并不强烈。办了一些业务后,见没客户的空档,我就去找领导办产假手续。领导帮我算好产假的日子,利索地签上了大名。估计和我一样,谁也没料到我这么快就要生了,毕竟比预产期足足提前半个月。
办完产假手续我就收拾回家了。到家还洗了个澡,顺带洗了衣服。等洗衣服的时候,我拿起冰箱里的大西瓜。之前我可没敢吃冷的,说吃冷的食物容易引起宫缩。现在反正快生了,也不管那么多了。吃完半个西瓜就电话给了老公。早上送我上班的时候就跟他说了,手续办好我就在家等他送我去医院的。
到了医院,办了住院手续,躺在床上,医生过来做胎心监护,没有明显的宫缩,做了内检,宫口未开。看那会医生的态度,大概也能猜到,肯定觉得我住院太早,离生估计还早呢,倒是占一个床位。对于假临产的孕妇,医院是不欢迎的,毕竟现在妇产科床位都普遍紧张。
弟媳给我带了些面包之类的垫垫饥。这会儿,爸妈也来了,看我还没吃晚饭,妈妈心里有些自责:“今天家里吃馄饨,早知给你带些来了”。“我不想吃。”还真是不想吃,弟媳给我买的就吃了个小面包,其他还好好地放在床头呢。“到生早呢,估计要到明天早上了。”看我没啥大反应,爸妈就回去了。爸妈回去后,我叫老公也回去了,有事再电话他。
确实肚子也没有规律的宫缩,也不知道到底生孩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母亲曾告诉我,生孩子就像拉大便一样。我也没有拉大便的感觉。只能等着了。见机行事。
他们走后,我洗漱一番躺在床上。朦朦胧胧睡了会儿。被肚子一阵阵的发紧,痛醒了。宫缩开始了。
这时大家都睡了。我下床在走廊来回地走,疼的时候我就握着旁边的扶手,疼痛感过去,我再继续走。
走到病房的阳台处,坐坐深蹲。没有人指导过我这些动作,也不知道在在当时合不合适,但我只是想做些放松,也许孩子能快点下来。
随着疼痛感越来越密集,我已经没法安心地躺在床上,即使躺着,也是一会床头一会床尾,不断更换。在走廊、阳台来回走,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每一次疼痛来袭,我不得不做深呼吸,让自己放松,有时疼得我想屏住呼吸,等待疼痛感快点过去。
从一开始能忍住到后来感觉疼痛感一直都在,我躺回了床上。忽然,一阵温热的液体从我大腿两侧顺势躺下。我知道羊水破了。这时凌晨3点。隔壁床的家属帮我叫来了护士,床上还没垫护理垫,被护士一通嫌弃。好在隔壁床的好心人帮我铺上,现在都不记得人家长什么样了,都忘了谢谢人家,只记得疼了。
护士又帮我做了次内检,才开了一指。天哪,开一指都已经疼成这样了,接下来的二指、三指,我已经没法想象了。
电话叫来了爸妈和老公。那会,我已经疼得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了,求着老妈让医生给我剖宫产。我看不见老妈的表情,只听到老妈的声音:“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忍一忍。”刚怀孕那会,弟媳就跟我说,我这小身板,估计得剖宫产,连主刀医生都帮我预约好了。
护士又帮我来做内检,看见我狼狈的样子,指责老妈怎么不帮我盖好。破水后我就没穿裤子,估计白花花的屁股都露外面了吧。“开了六指,一会准备进产房吧。”护士说着。
我终于可以去生了吗?不知道是不是孩子小腿在蹬着出来,我的胃里在翻江倒海,实在忍不住了,侧了身朝着床边一阵狂吐,吐完瞬间觉得舒服许多。
老妈帮我收拾完我的糟粕,护士推着轮椅来了。听说我刚吐完,护士立马又开始抱怨:“那她生孩子会没力气的,赶紧给她买些吃的来,买点巧克力、红牛。”当时医院还流行喝红牛的,提神有劲,现在不允许喝了,说产后容易大出血,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在医院一切听医生的。
护士要求我自己爬上轮椅。什么?我已经像一滩泥一样了,哪来的力气从床上下来再爬去轮椅上,印象中被爸妈扛上轮椅的。老公去买吃的了。
侧切线不够了
护士推着我进了产房,新的环境让我的精神气又回来了点。亮堂堂的产房,白色的墙壁,晃眼的灯光照在手术台上。看了眼手术室的钟,这会儿刚好7点。护士让我自己爬上床,固定好我的双脚,肚子上安置好胎心监测的机器,可以随时观察宝宝的胎心。我躺在手术台上,像任人宰割的羔羊,对于第一次生孩子的我,不得不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
医生叮嘱我,疼痛来的时候就使劲,不疼的时候就休息,不要发出叫喊声。我是很配合的病人。“很好,看见头发了。”一边忍着疼痛在发力,一边医生给我喂巧克力、包子。不知痛了几次,只听医生们在商量:“要不要剪?”“剪吧剪吧。”只感觉医生利索地用棉球涂过,凉飕飕的,没有疼痛。那时侧切是很正常的,毕竟对于产妇少受罪,对于医院来讲可以多赚一点,后来就不允许随便侧切了。我不知道我的侧切是属于正常情况的侧切还是万不得已。反正伤口已经在了,总比撕裂伤口来得参差不齐要好得多吧。
“噗通”一下,好像小家伙掉出来了。“哇~”一声响亮的啼哭。瞬间整个身体被放空了,好舒服的感觉。“一个女孩,皮肤好白啊。”听医生轻轻地说了句。把孩子抱过来在我眼前晃了一下,问我:“看看是男孩女孩?”我抬了一下无力的眼皮,其实我什么也没看见,但我听见了:“女孩!”望了眼墙上的钟,刚好7:30。
这个时候,医生应该在剪脐带等胎盘脱落吧。被绿色的布遮挡着,这些都看不见。医生帮我缝侧切的伤口:“线不够了,怎么办?”旁边的医生向前走了些,看了看:“就这样吧。”啊,还能这样,我当时是五味杂陈啊。线不够了,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怯怯的,没敢多问。
全部弄好,医生都出去。过会有一个医生进来,给孩子做检查,建档印了小脚丫。我看着躺在小床里的小宝贝,手舞足蹈的,我松了口气,终于完成任务了。
我躺在手术台上,只觉得一直在流血,流了好多。产后需要在手术室躺着,便于医生观察,这是产后最重要的时刻,关系着产妇的生命,万一大出血,医生可以及时抢救。
过了很久,有阿姨来推我回病房,这时老公已经帮我安排了VIP病房。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可是生完孩子后,还要面对很多来探望的家人朋友。对于身体虚弱的我,并不欢迎家人朋友这么及时的问候,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出于好意。
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后有家属朋友要探望产妇的,可以等出院以后,留时间给产妇休息,也给新生儿更安全健康的环境。
弟媳给我安排的剖宫产主任我没用上,赶在了他们交班前,就把孩子生完了。所谓顺产,就是顺其自然吧。医院有个说法,那天接生的第一胎如果是个女孩,那接连都会是女孩。这个说法我没有去证实过。只知道我在生的时候,旁边产房里也有个姑娘在生,那撕心裂肺的叫声,医生在指责她:不要喊出声,力气都浪费了。不过好像就生了个女娃娃。
老妈嫌“晨曦”的名字笔画太多,坚决让我改名字。后来就把“曦”改成了“茜”,茜茜公主,她就是我的公主。
我有女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