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盗跖》

《庄子·盗跖》

作者: 舒欣2568 | 来源:发表于2025-01-01 17:29 被阅读0次

2025.1.2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阐述庄子眼中的道德是什么?

儒家的道德观,讲齐身治国平天下,更多的是要求普通人以君子圣人 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而庄子的道德观是反对虚伪仁义道德,顺应自然,保持本真。

本篇通过三个故事,破除人们的是非观念。

第一个故事,通过孔子想要去规劝盗跖,反被盗跖斥为盗丘。他给盗跖讲仁义礼教,讲美德,礼貌地跟盗跖行礼,这些行为反而激怒了盗跖,差点被盗跖杀了。

第二个故事,通过虚构子张以名为是,苟得以利为是,最后二人都不免于是非的故事,说明是非是无法执行的。

第三个故事,通过描述无足以富贵为是,知和以贫贱为是的故事,说明是是非非本来就是没有客观标准,只是出于世人的诚信罢了。

庄子认为我们应该遵循美德,而不是去遵循虚伪道德。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辨识什么是真道德,什么是伪道德,也不要被道德束缚和绑架。

那生活里,面对道德束缚,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点,坚定自己的立场。

第二点,搞清对方的目的。

第三点,做好“课题分离”。

相关文章

  • 《庄子》学习笔记160

    《庄子·杂篇·盗跖》02,孔子前去劝说盗跖,先赞美盗跖,再用利益劝盗跖能够安定养民,使天下太平,盗跖却完全不认同,...

  • 从庄子中的思想中提炼智慧

    庄子中有一篇盗跖篇很有意思,孔子认为盗跖为害一方准备去劝谏盗跖弃恶从善,盗跖讽刺了孔子入世的行为,他认为孔子提倡...

  • 庄子——盗跖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 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

  • 《庄子》学习笔记161

    《庄子·杂篇·盗跖》03。孔子来劝说盗跖,盗跖先给了孔子下马威,又说孔子的言论虚伪造作,接下来历数从古至今的明主、...

  • 《庄子》杂篇卷7诗解盗跖1跖曰孔子擅生是非妄作孝悌侥幸富贵

    《庄子》杂篇卷7诗解盗跖1跖曰孔子擅生是非妄作孝悌侥幸富贵 题文诗: 孔子为友,与柳下惠,柳下惠弟,名曰盗跖, 从...

  • 有一种无耻叫做——盗亦有理

    先秦诸子中,最会讲故事的非庄子莫属。庄子在他的《庄子·外篇·胠箧第十》中讲到:(盗)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

  • 《庄子.盗 跖3》

    【原文】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若弃名利...

  • 《庄子.盗 跖4》

    【原文】 无足问于知和曰:“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彼富则人归之,归则下之,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

  • 《庄子.盗 跖1》

    【题解】 “盗跖”为一人名,指称一个名叫跖的大盗,本篇以人物之名为篇名。《盗跖》内容的中心是抨击儒家,指斥儒家观点...

  • 《庄子.盗 跖2》

    【原文】 盗跖大怒曰:“丘来前!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盗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ax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