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所做的事情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我常可以踩点打上公司的卡,不早一分也不晚一分也因此我总能在同乘的地铁里看到许多个陌生人的熟悉身影。
久而久之,我大抵摸清楚一些情况:他们总在某个站点下车,下车之后还要走十分钟路,他们办公商务楼下或许有一个大商场,趁着中午吃饭还会抽空逛一逛买些必需品;还有一些孩子在大人拖拽下急速跳上车,年轻的母亲总是戴着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埋怨孩子磨蹭;甚至拿出书本检查孩子背功课,如果那孩子分心忘了下文,她便没句号地指责,像是天即刻便要塌下来了……让人好不厌烦!
我注意到一对爷孙很久了,不,绝不是对他们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主要在那孩子每次一上车,第一句一定是:“哼,又没得位置!”那声音带着一种奶声奶气的哭腔,也带有赌气似的恨,那恨像是对一车厢人的不满。
清晨起床的怨气还挂在他脸上,一俟有人腾了位置,他就挤了过去,说他要坐,甚至也有人坐下很好心地让给他。我喜欢听他爷爷耐心地教育他,我喜欢看他哭看他闹听他抱怨,因为也只有孩子敢这样无赖、纯真地说我要坐这个位置,就像小时候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生气后说“我们和好吧”,那就理所当然又一块儿玩起来了。
还有一个年龄与之相仿的孩子,日日独行无人陪护,换乘时他为了赶车,他头也不回地冲着,他身后拖着一个行李箱,咕噜噜在后面跟着,看着笨重又坚强,莫名有丝心疼。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许是有一定道理的。等到了站,我看他把课本收起,目送着他下车站上出口的电梯才觉得腔内气流顺畅了些。
说也奇怪,带孩子上学的要么是妈妈,要么是爷爷,爸爸和奶奶带孩子我很少见到。难道也是因为爸爸赚钱养家更辛苦、奶奶忙着去跳广场舞,所有都有了合适的“弱”,让他们得以逃脱早上奔忙的劳苦。
张爱玲曾经说过:善于低头的女人是厉害的女人,越是强悍的女人,示弱的威力越大。
每当我很累看到有位置想要坐下,我就学那个孩子,指着那个位置说:“我要在这里坐一下哦。”果然,身边的人每次都会疼着我。
想来这么多年,少有在人前落泪,再难的事咬牙也就过去了。但是却并未从父母师长那里获得足够的人世温暖,故得凉薄心性如此,把一切可能拒之门外,真是不无遗憾。
老子在《道德经》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刚易折,柔恒存,柔弱定能胜刚强。适时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
元旦在医院极度不适,老板安排任务使人欲哭无泪。试着把痛苦和难处与他知晓,很容易就得了理解,并获以备至关怀。
一个小姑娘跟我讲她和她姐姐在家里的地位,姐姐独立上进勇敢,而妹妹是个剪头发不好看都会哭的姑娘,以致父母都围着她,她觉得这些年亏欠了姐姐太多,她还没说完就已泪流满面。多善良的姑娘啊,我多么羡慕她。
那两个男孩,尤其那个哭闹的孩子有朝一日定会知道男儿有泪也不一定管用,我喜欢遇见他们,喜欢他在能放肆的年纪那样恣意过。最近我没有再看见他们,或许是放假了吧。呵,再也不用给他让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