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皮肤干的关键是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如果在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的同时,外界给予水分如使用化妆水,注意不是使用敷面膜这样加速破坏皮肤屏障的方式,是不是就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了解一个概念——接触角,接触角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交点处所作的气-液界面的切线穿过液体与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θc,概念有点绕口,可以直接看图片。
图片来自网页
1)当θc=0,完全润湿;
2)当θc﹤90°,部分润湿或润湿,亲水;
3)当θc=90°,是润湿与否的分界线;
4)当θc﹥90°,不润湿,疏水;
5)当θc=180°,完全不润湿。
还是以图片来说明。
图片来自网页
在皮肤补水这件事来说,我们当然希望θc<90°,这样给予的水分才能尽可能地被干皮吸收。那么问题来了,你以为自己好心给干皮补水,它就会乖乖地张大嘴巴接受吗?不,这干皮是个傲娇的小公举,即便是自己快要干死了也不接受外界的馈赠。
这个结论是有实验根据的,法国一位皮肤科医生分别给干皮、油皮以及中性皮测了接触角,发现油皮和中性皮的接触角在57°,最应该“补水”的干皮的接触角却是73°。我们正常“啪啪”是在洁面之后,这医生也明了大家的爱好,又让三种肤质的受试者温和洁面后再测试一遍,这下,中性皮和油皮也没机会嘚瑟了,洁面后拍水,三种肤质都变得讨厌水。(中性和油皮接触角大于80°,干性大于100°)
看到上述实验结果,有童鞋就说可以改变皮肤的状态,马上发现连最接近完美的中性皮肤都不能免于这样悲伤的结果,咱还是改变补水的方式,有什么办法可以给皮肤开开胃?
嗯,还真有!
1.甘油
上次陪我朋友去化妆品店买甘油,甘油的价格在店里所有产品当中应该属于最便宜的,销售人员想提高业绩,建议我朋友买另一套的产品:“你这已经长痘痘了,皮肤本来就油,还用甘油,更加油------”当场我俩就懵了,敢情她把甘油当成某种油了。
甘油虽然爹妈取名带有“油”字,但真不是油,学名叫丙三醇,含有三个羟基,这羟基是重头戏能吸收水分。
甘油不能改变干皮的秉性——让它爱上喝水,自己进入皮肤顺带把水也带入,这道开胃菜让皮肤吃地有点不情不愿,但好歹也是为“干皮”好啊。
高浓度甘油
2.酒精
这道开胃菜不管是干皮还是油皮都很喜欢,酒精能很好地把水带入皮肤里。我在今年二月份之前对它都有偏见也排斥——刺激皮肤,尤其对于敏感肌来说酒精带来的刺激伤害大于它带来的消炎、补水开胃以及提升肤感的益处。
酒精也是日本这个岛国特别喜欢添加在护肤品当中的一种原材料,你仔细体会下自己用的日系护肤品就会发现能添加酒精的护肤品基本都添加了,上脸的那瞬间也是倍儿爽。
高丝面膜
3.植物性油脂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皮肤明显偏爱油脂类产品。吸收植物性油脂如荷荷巴油、葡萄籽油、茶油等的同时也给水打开了一扇窗,皮肤表示“水,我现在没那么讨厌你了,进来吧!”
荷荷(霍霍)巴油
前几天假期回家,我忘带果酸精华、荷荷巴油,甚至连凡士林也没带,只带了甘油、玻尿酸原液和防晒霜。路途颠簸了一天,回到家,皮肤产生不耐受的状态——干燥、紧绷等不适的感觉。说来惭愧,我妈唯一的护肤品就是茶油,她四十几岁的脸留下的岁月痕迹还是比较少,当然我觉得跟她心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回到家,我涂茶油卸防晒霜(我用的是防水的防晒霜,清洁工程相对浩大点。)接着用囤在家里的“酵素粉”清洁,马上涂上甘油、玻尿酸以及拍了点矿泉水。看完一部电影后,皮肤扔觉得干,我用半滴茶油混着矿泉水又开始在脸上“啪啪”。早上起来,脸不仅不干,整体的光泽度都提升了一两个度。
矿泉水的替代品可以是普通的化妆水以及纯露,不要混太多的植物油,否则适得其反,水还是很难进入皮肤的。
总结:想要让皮肤对水更友好,可考虑补水的同时用点甘油、酒精或者植物油。(注意是三选一,不然成大杂烩了!)
下期预告:为什么她们都推荐吃铁棍山药(记得关注、点赞、评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