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很难吗?
在人的潜意识里是挺难的,这是从小就被无形中灌输的思想。
小时候,小朋友间互送卡片,写的祝福语大多是:祝你快乐每一天、祝你天天快乐……
为什么要祝福别人快乐?
就是因为经常让人不快乐,“快乐”成了一种奢望。
问大家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人活这一辈子,为了什么?
其中之一不就是为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吗?
我们活了一辈子,几乎从来没有人教我们:
如何创造快乐?
如何创造快乐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不快乐?
有人说,因为我们内心的烦恼,因为身处在这个社会的无奈,因为我们欲而不得……
佛说: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什么是“相”?
“相”本是虚妄的,但是人却认为是真实的东西。
《金刚经》说: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那么,这个“相”与人的快不快乐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
你上了一天的班,拖鞋疲惫的身体坐上地铁,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座位,你刚坐下去,心想: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内心泛起一丝喜悦。
这时候,走过来了一位老人,就站在你的旁边,请问:此时此刻,你的内心还快乐吗?
应该是矛盾的吧,你在思索:到底要不要让座?
如果让座,你是非常情愿,内心非常高兴的吗?
不是,因为你也很累,这很想坐下来休息休息。
如果不让座,你觉得自己是个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体现出很没道德素质。
所以,不管让或不让,你的内心已经没有了刚开始找到空座时的那份喜悦。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着了“我相”。
你觉得自己是年轻人,应该给别人让座,这是自我的“绑架”。
如果你不愿意,你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坐在你的座位上,只要你的座位不是老弱孕残的专座。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年轻人必须给老人让座,这个观念是怎么得来的?
由“尊老爱幼”演变过来的。
尊老爱幼本身没有问题,这个传统美德我们需要去弘扬。
但是,如果把“让座”绑架到尊老爱幼上,这就是社会问题了,如果绑架了社会上大部分人,就会形成“众生相”。
很多时候,社会普遍价值观不一定正确,比如,天道酬勤、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要谨防陷入“众生相”而导致痛苦。
如果你没有给旁边的老人让座,这时,另一位老人对你说:
“小姑娘,我说句公道话,你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出来的,所以,你给我们这着老人让个座,也是应该的,这也是传统美德不是?”
你仍然坐着不动,老人急了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没素质,世风日下啊”。
这位老人着了“寿者相”。
现在依然有很多老人教育年轻人:听我一言,你要如何如何;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我并不是说,老人言不能听,不对,而是说,这样的老人陷入了“寿者相”。
有的时候,你犯的错多,反而恰恰证明你的思维逻辑或者方向有问题。
再说回让座的例子,如果你以前因为做好事得到了公司同事的认可,大家都称赞你是个“热心肠”。这次,你与同事一起坐地铁,而你十分疲惫,身边又站了一位老人。
如果没有同事在,你是一定不会给老人让座的,因为你的确很累,但是同事跟你在一起,你内心就开始犹豫了,你要维持大家心中做好事、热心肠的影响,你非常不情愿的给老人让了座。
你这就是着了“人相”。
很多人的不快乐来源于要强撑着维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所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会使自己变得不快乐,这些“相”像一把无形的枷锁,靠靠的锁住了内心快乐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