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6章 户口被下

第16章 户口被下

作者: 山茅 | 来源:发表于2025-08-14 10:26 被阅读0次

      李轼回到家,母亲已回来了,正在忙着做饭。李轼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听说是没有结果不让回家过年的。看母亲的神态,好像没有啥事。不过,以他对母亲的了解,那脸上的平静,是太平静了,像装出来的。李轼心里倒有一点不平静了,但没有多问,忙帮着做饭,他晓得母亲在意这一顿年夜饭。

      年夜饭吃得没滋没味,一家人心里都揣着心思,也不便说,都晓得母亲是有事要说。饭前,二哥也赶到家了,还带来一些礼物,大儿子的归来,不像往年那样,让母亲很高兴。饭后,母亲说话了:

      “你们姊妹都在,今下午我把户口簿交出去了,老三下乡的户口手续办完了。”

      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缓缓掏出一张纸:“这是户口迁移证明。我说给安排一个近一点的县吧,管事的人说是你当初不走,近的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是很偏远的一个县。”

      事情出乎李轼的意料,又好像冥冥之中已定下一样,事情总得有一个了局,也许就应该是这个了局。他看着头发花白的母亲,没有说话,才50多岁的她,显得比实际岁数老得多。她多年来独自撑着这个家,那瘦弱的身躯像一棵大树,尽管自身在风雨中摇晃,仍为树下的小草遮风挡雨。他想母亲已经替自己承受了许多夹磨,这个了局也好,至少是母亲的压力可以释放了。其实李轼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母亲,她的心头压上了更沉重的石头。

      李轼冷冷地看了那迁移证一眼,没有看具体是哪个县,至于被安排县的远近,他根本不在乎。他晓得不是没有近的地方,而是对他们这种人的惩罚,广阔天地,哪里会没有地方。对他来说,就是在家门口,他也不会去的。李轼不想去问母亲事情的过程,怕她难受,他能猜到个七八分。况且,事已至此,过程还重要吗?

      小妹告诉了他经过。

*          *           *

      李轼的母亲叫岳洛文,因为李轼没下乡,也进了文教系统办的学习班。在大道理和政策学习完后,又小组讨论,说是讨论,其实就是两三个作思想工作的人和一个被作思想工作的人“讨论”。诸法之后,效果不甚明显,因为李轼仍然不报名下乡。

      主持学习班的领导严厉批评岳洛文:

      “岳老师,你还是没有深刻认识到上山下乡运动的伟大意义。不然不会这样消极,连起码的觉悟都没有。”

      岳洛文心里想,又不是让我下乡,你们要是有本事,将这些道理去跟我儿子讲,跟我说有啥子作用。但她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只能说:

      “我是响应号召的,支持儿子下乡的。也劝说了他很久,每天都在劝说,但他不去,我也实在没有办法。儿大不由娘。”

      “这叫啥子话!这是你一个当老师的人的觉悟吗?不是让你儿子跟你走,是让他跟党走,跟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你咋连起码的觉悟和立场都没有啊!还说啥儿大不由娘。”

      “是啊,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反反复复地跟他讲,他就是不听我的,总不能让我把他绑着去吧?”

      “岳洛文,端正你的态度!啥叫绑着去!一听你这话就是很有抵触情绪的。我们是讲政策的,思想不通,我们可以做思想工作,直到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去。当然,对个别思想落后又顽固的人,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的!”领导的话刚劲而凌厉,句句都说在要害上。

      岳洛文确实是有情绪的,多年来因丈夫的右派问题而受到影响。自己受影响不说,子女们为此也受影响。小女儿李芷小学毕业没有考上中学,李芷想不明白,问她是咋回事。她当然明白是咋回事,却没法跟女儿说明白是咋回事。她不能实话实说,那是与李芷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不一样的,而李芷还小,弄不明白现实中的问题比“书本”中问题复杂得多。到了上山下乡运动时,岳洛文对李芷说:

      “你看,你是因祸得福。原来学习不如你的进了中学,现在成了知青,要下乡。你没进中学,成了社会青年,就不用下乡了。”

      话虽这样说,但岳洛文心底是不踏实的。随着动员的展开,有些街道也在动员社会青年下乡。天晓得政策会咋个变,如李轼始终不走,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影响到李芷。岳洛文心里有恐惧心理,现在儿子要是再不下乡,自己和家庭还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她真不敢多想。所以,从内心讲,她是支持儿子下乡的。

*     *    *

      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岳洛文就问李轼:“老三,你为啥不愿意下乡?这样多的人都去了。”

      “不去,去了就出不来,我不想在农村呆一辈子。”

      对这点,岳洛文是心知肚明,儿子说得对,只要下乡了,肯定是回不来了。因为丈夫的问题,前些年子女的升学、就业都受影响了。老三是把这点看明白了,所以一点都不犹豫,坚决不去。但要是不去,反过来又会带来更糟的影响。所以,岳洛文在家也多次劝说儿子:

      “老三,还是下乡去吧,这是运动,运动不达到目的是完不了的,你能挺到啥时候?胳膊拧不过大腿。再说,你下面还有姊妹,你不走,会不会影响到他们?”

      李轼还是那两个字:不去。

      岳洛文不单自己劝李轼,还请来自己一些要好的熟人,也是李轼尊敬的人来劝李轼下乡去。那知李轼撂下一句话:宁死也不下乡。岳洛文也了解自己的儿子,是一个个性强的人,想好的事,不回头。所以,从开始动员到现在,她就没有睡过安稳觉。

*      *     *

      今天,当学习班的领导批评她时,她想到李轼固执的态度,很无奈地回答:

      “那你们说我该咋个办?”

      “你就没有想想其它办法?”

      “我是真没办法,你们要是有啥办法,我肯定同意,也肯定支持。”

      “只要你是真心支持,那就好办。你把户口簿和粮本交出来,就行了,剩下的事我们来办。”

      一听这话,岳洛文大概猜到对方的举动了。但支持的话已经说出口,收不回来了,进而想这样也许能让老三下乡去,她只好回家取出户口簿和粮本交了。历来办户口是最麻烦的事,今天却不到十分钟,李轼的户口和粮食关系就办好了。

*          *           *

      大年三十夜,当岳洛文把户口迁移证明交给李轼时,只简单地说:“你不要怨我,既然户口都下了,你还是去吧。”

      岳洛文心想,这事可以先松一下了。半个多月来,她自己也觉得快要崩溃了,既然户口已经下了,老三也只能去了。她不担心农村苦不苦的问题,老三是能吃苦的。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看老三自己的造化吧。不过儿子的平静反而让当妈的感到有点不踏实,她也了解李轼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她跟工作组说的话并不是假话,李轼确实是不听她的劝说。

      拿着那一张户口迁移证明,李轼有点发蒙了,不晓得该说啥。不是觉得事情突然,而是原来设想的很多结局,到头来却是如此简单,实在出乎意料。二哥拍了拍他的肩头说:

      “老三,你也长大了,是成人了,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吧。让妈少操点心。”

      “嗯。”他只回答了一个字。他明白二哥的意思,是让他下乡算了。心底的声音是:主意早想好了,不去。

      李轼刚进小学,二哥李兆就小学毕业,赶上父亲出事,未再升学,开始独立谋生。李兆干过社会底层的几十种临时活路,一直混到18岁,才在外地一个磷矿找了一份合同工干。李轼想二哥既然能在社会上生存下来,自己为何不能呢?

      静下来后,李轼的第一个念头是,户口下了,我也不会下乡去。第二个念头是明天去杨建国家和吴能家,把这最新的情况告诉他们,让他们提防着点,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相关文章

  • 再次和父亲的链接

    这次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这是我四次迁移户口; 第1次: 大学入学那年,第一次把自己从农村转为省城的城市户口。 第2...

  • 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的

    昨天无意间被问了“你是哪里的” 苦笑一下“我也不知道我是哪里的” 户口所在地 没有温暖 户口未迁入地 只是...

  • 郑州买房第37天

    最近都是户口问题,郑州限购房子了,所以还是要多挣钱呀……最起码可以买,户口,呵呵第,想多啦 郑州买房第37天

  • 二战档案户口问题汇总

    1、二战生户口问题 首先来说一下“户口”,因为有的同学把户口迁到了学校。毕业之后,大家的户口一般都是迁回原籍。 2...

  • 2019-10-08

    户口户口,户口户口

  • 户口、户口

    文/千君 头一段时间,听说北京在清理户口不在北京的“低端人口”,之所以清理,是因为有一把火烧死了几...

  • 消失的指纹

    身份证丢了。 其实不是丢了,而是转户口的时候。被户口转出的派出所把身份证收了。 在户口转入的城市,我需要进行身份证...

  • 户口问题

    上大学会涉及到户口是否转出的问题,下面将户口转出与不转的利弊讲一下。 户口转出:利于你在大学当地生活,可以享受与当...

  • 户口 第10章 屡战屡败

    回家路上,稀稀拉拉下起雨,雨水牵着线一样从发尖往下淌,泪水藏在雨水中偷偷流。刚穿的新鞋也湿透了,踩下去“咕唧”一声...

  • 第23章:查户口?

    回程路上,原本一路畅行,上了高速之后反而堵了起来。 我单手撑着头靠在窗上,思绪被潺潺如流水般的歌声环绕,周往很安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6章 户口被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rwo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