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许攸之死---读《三国演义》37

许攸之死---读《三国演义》37

作者: 鑫禾R | 来源:发表于2025-07-24 18:36 被阅读0次

许攸是《三国演义》中极具争议的谋士,他的性格复杂多变,既有过人的才智,又有致命的缺陷,最终因傲慢无礼、贪功自傲而招致杀身之祸。下面从其性格特征和死因两方面分析。

性格特征才智过人,但贪功自傲。

  许攸在官渡之战中献计火烧乌巢,助曹操大破袁绍;后又献计水淹冀州,彻底消灭袁氏势力,展现其卓越的军事谋略。 

  但他居功自傲,常在人前炫耀:“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甚至在曹操面前直呼其小名“阿瞒”,毫无君臣之礼。

贪财好利,缺乏忠诚。

  许攸早年曾参与废立汉灵帝的阴谋,失败后逃亡,投靠袁绍。后因贪污被袁绍斥责,又叛投曹操,显示出极强的投机性。 

荀彧评价他“贪而不治”,即贪图利益却无大智慧,最终因贪功而自毁。

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许攸不仅对曹操不敬,还公然辱骂许褚等武将:“汝等皆匹夫,何足道哉!”这种狂妄态度彻底激怒了曹营上下。

许攸之死直接原因:激怒许褚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中,许攸因在邺城东门辱骂许褚,被许褚当场斩杀。曹操虽表面责备许褚,实则默许这一行为。 

历史上,许攸是被曹操下令处死的,原因是他屡次当众羞辱曹操,挑战其权威。

许攸之死的深层原因:失去利用价值。

  许攸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对抗袁绍的战役中,待袁氏覆灭后,他对曹操的价值大幅下降。 

  曹操素来“唯才是举”,但对不忠不敬之人绝不手软,许攸的傲慢使其成为必须清除的隐患。

性格悲剧:利令智昏

  许攸本可凭借功劳在曹营安享富贵,但他贪得无厌,不断索要封赏,甚至挑衅曹操的底线,最终自取灭亡。

历史与小说的差异

《三国演义》将许攸之死归因于许褚的冲动,增强戏剧性,同时弱化曹操的阴狠形象。 

正史记载,许攸是被曹操亲自下令处死的,因其“恃旧不虔”,即仗着旧交情不守臣礼。

许攸的警示意义

许攸的悲剧在于,他虽有才智,却不懂收敛;虽有功劳,却不知进退。他的死不仅是个人性格的必然结果,也是乱世中“功高震主”者的典型命运。 

历史教训,才能可以赢得机会,但谦逊才能保住性命。 许攸的狂妄,终成刀下亡魂的注解。

相关文章

  • 许攸之死

    “也罢,你们这些粗汉痴人,有本事就砍了我的头颅,到你家丞相那去请功。”话音刚落,许攸的头已被许仲康砍下。曹操一众坐...

  • 许攸之死

    许攸智谋赛孔明,袁绍庸人不识君。 曹操赤脚迎入帐,许褚怒杀狂妄人。 请在3月10号前,为我的征文《回家以后》点亮一...

  • ■三国演义人物志 • 许攸之死

    许攸之死 许攸这个人,有才略有智谋,但操守不怎么样。袁术认为“许子远凶淫之人...

  • 若河谈“三国”——许攸一问丢性命

    原句摘抄: “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许攸 “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许攸 (《三国演义》第三十...

  • 读书打卡

    我读的书是三国演义。好段:许攸说:今若不取,反受其害。正说着审配派人送来书信,说是许攸的侄子辈滥派捐税,贪污肥己。...

  • 读书打卡

    潘雨馨,10月13日,第五次读书打卡,,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78页到89页,这章的主要人物是许攸,许攸是袁绍手下重...

  • 三国许攸之死,只因过度狂妄愚钝?另有隐情

    说到许攸这个历史人物,或许我们很多人对其印象深刻,或者是因为三国演义影视剧中许攸这个人物构造的足够丰满,也或许是因...

  • 读《三国演义》——吕布之死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中吕布英勇无敌,骁勇善战,让人避之不及。董卓初见吕布就曾言: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

  • 读《三国演义》——关公之死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多少次了,却一次次被刘备用巧言奇计拒绝。刘备的确运用智慧占尽了便宜...

  • 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杨修之死》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作者罗贯中通过这一章节,刻画了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许攸之死---读《三国演义》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cgn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