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听到“先生贵姓”、“小姐贵姓”这样的话,其实众生平等,也不存在谁尊贵谁不尊贵,只不过是为了表示尊重与谦虚,显得比较有礼貌有涵养。
大家有所不知,在古代历史上,有四个姓不能用“免贵”的,如果用了,不但会被人笑话不懂礼数,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第一个就是天姓:张。为什么是张呢?据说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百忍。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主宰。
所以姓张的人在别人问你贵姓时,不能说免贵,因为张是天姓,说天不尊贵就等于对天地不敬,而古人很迷信,害怕受到上天的惩罚。
如今的张姓已经成为了全国排名第三的大姓了,共有8750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因此遇到张姓人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要是对方在回答你“贵姓”的时候,没用“免贵”二字,一定不要大惊小怪,甚至认为对方没有礼貌,那就只能证明你的无知。
第二个便是圣姓,即孔。这个姓的出处则非常明显,和孔老夫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孔姓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创始人孔丘的姓氏,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文明数千年,成为了中华文明传承和延续的代表,时至今日,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还深深影响所有中国人。
因此,孔姓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崇高地位。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尊孔当作统治人民思想的手段,对待孔家人的时候,都是很宽容友善的,即便是在最为动乱的年代里,孔家人都能够保全自家的名誉和地位。所以孔姓在历史上是十分尊贵的姓氏。孔子最讲究礼义廉耻,古代社会也提倡知书达理,你如果说免贵,那就是对孔圣人的不敬,相当于侮辱了所有人民的至圣先师,在古代社会是十分失礼的表现。
如今的孔姓人除了大部分聚集于山东之外,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因此,遇到他们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假如在问其“贵姓”的时候,没有得到“免贵”的回答,也不要吃惊。
第三个是国姓,即所在朝代皇帝的姓氏。在封建社会,某个姓氏一旦成为皇帝的姓氏,立即身价百倍,被尊为国姓。能与皇帝同姓是一种荣耀,能同宗同族更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产。当年,破落户刘备无权无势,每天织席编屦摆地摊,还要提心吊胆躲避城管,最终却能完成人生逆袭建立蜀汉,刘姓才是其金字招牌。《百家姓》里赵姓名列榜首,是因为该书出现在赵宋王朝,编纂者不得不这样做。
所以和皇帝一个姓是很尊贵的,如果在古时被问到国姓,千万不能说免贵。敢说皇上的姓不尊贵,容易惹来杀身之祸。
在古时赐国姓(皇帝的姓氏)也是无上的光荣,正因如此,赐国姓是一件极为庄重之事,一般的人不会被封,只有大功之臣才会尊享此等殊荣。例如,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娄敬建议刘邦都关中,为刘邦所采纳,刘邦便赐娄敬姓刘。南明隆武帝非常赏识郑成功,赐朱姓给他,叫朱成功,朝廷内外都称朱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第四个是贵姓,因为本来就姓“贵”,所以也不用说“免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贵姓的起源存在多个源流,一是源于黄帝的姬姓,出自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颛顼帝玄孙陆终之后有分封于贵邑(今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因以为姓氏,称贵氏,世代相传至今,所以贵氏族人大多尊奉陆终为得姓始祖。
除了姬姓,还有贵姓源自姜姓、嬴姓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贵姓诞生了贵迁(汉朝庐江太守)、贵霸(晋朝中郎将)等名人。
姓氏是祖先超越时空送给我们的礼物,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请问先生贵姓?














网友评论